首页  »  教育  »  校园

扎根西部 躬耕教坛

2021-11-24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1月初,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正在为近400名研究生讲授数值传热学。虽已82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话语铿锵。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

“交大西迁,扎根黄土仍枝繁叶茂,我是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小叶子。”1957年,陶文铨从浙江绍兴考入交通大学,直接到西安报到,成为交大西迁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陶文铨告诉记者,自己是在“西迁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还记得刚到西安时,学校的条件还很艰苦。校外是一片麦浪,校内是建筑工地。气候干燥,有半年多的时间,陶文铨经常流鼻血。从吃米饭到吃馒头,饮食也不太适应……陶文铨说,尽管如此,师生们热情不减。“西迁的老师们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老师们以国家为重、以工作为重,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种精神对我和其他同学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陶文铨始终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要当好一名老师,必须热爱专业,热爱教学。站在讲台上,要对几百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负责,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为了给学生上课,陶文铨曾提前结束国外访学,从机场直奔教室。课前,他总是认真准备,纳入新的内容。慕名而来的学生坐满了阶梯教室,他就买了20个小马扎,方便学生听课。谈及为什么这样“拼”,陶文铨说,不能辜负几十年前那一大批西迁前辈的付出。

如今,年逾八旬的陶文铨依然站在讲台上,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令他感到骄傲的是,自己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中,也有许多人投身教育事业,扎根西部。

前不久,陶文铨获得了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60多年来,西迁老同志的事迹深深激励着我。我们要传承好‘西迁精神’,教好书,育好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力量。”陶文铨说。(记者吴月)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4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量子精密测量为暗物质搜寻提供新手段

    原标题:量子精密测量为暗物质搜寻提供新手段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彭新华教授研究组与德国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并用于暗物质的实验直接搜寻,实验结果比先前的国际最好...

    时间:11-24
  • 异科交叉融合 让青年发展有更好憧憬

    原标题:异科交叉融合 让青年发展有更好憧憬  为深入推进“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实现学生成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育,晋中信息学院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按1∶35的师生比例为所有2021级新生(含...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