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致敬,追梦的奋斗者

2021-12-07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评选出10名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中,有的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有的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有的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最美风采。

实学实干,刻苦练就本领

7月24日,中国射击队选手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以251.8环的成绩取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她也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在学业方面,她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班同学这样评价杨倩:“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她都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同是“00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2019级专科生梁荣浩,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珠宝加工项目金牌。比赛中,一个不到手心大的作品有近200个考点,比例尺寸误差不能超过1%。梁荣浩一坐到工作台前,就只专注于一道道工序。“付出努力和汗水,终会有所收获。”梁荣浩说。

对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刘宸来说,爱国意味着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干燥的气候,刘宸咬紧牙关,刻苦训练,在“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获得3枚金牌,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勇于创新,攀登科研高峰

“攀登科研高峰其实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但这一切经历都是宝贵且值得的。”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宋哲记得,在北斗系统的相控阵天线测量项目中,她与团队经历了艰难的攻关时刻,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并申请了多项相关专利。

立志科技报国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杰。他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将技术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我希望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以聪明才智报效国家。”周杰说。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刘耀东参与碳化硅陶瓷膜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制备及其集成装备设计方面实现突破,为企业新增效益900万元。

兰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锦宇,不仅在高对称应力发光材料及其力光转换机理的研究中取得创新突破,还担任兰州大学“藏鹰”光转换材料科技创新团队队长,带领团队注册4家由学生运营的科技型公司,带动更多同学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中。

矢志报国,贡献青春力量

“‘博士村长’为我们合作社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帮了我们大忙!”贵州省德江县楠杆乡古寨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剑“点赞”的,是贵州大学农药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建。

2019年,合作社的1000余亩茶苗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参加学校“博士村长”计划的张建,采用成熟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合作社挽回了经济损失。“未来,我希望创制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张建说。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黄君婷致力于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推广,发起“关爱器官捐献家庭和孩子”项目,带领团队赴11个省份调研。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阿卜拉江·伊马木说,自己从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进步,希望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只要是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阿卜拉江坚定地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7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 致敬,成长的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评选出10名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弘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在大西北的马兰基地,先辈们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我愿用一生...

    时间:12-07
  • 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聚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4日,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分论坛暨南华大学第十五届楚岳节在南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将为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加强应...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