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北京建筑大学扎实推进创新实践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023-11-06 09:41: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针对新时代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需求和新趋势,北京建筑大学坚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办学定位,提出“扎根首都、依托行业、汇聚资源、融合共促”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形成新时代地方行业类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范式,人才培养模式获多项国家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示范效应显著。

“三规”融入育“三师”

基于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定位,北建大将把中央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三规”)的批复精神作为服务首都规划建设的根本遵循,着力培养适应首都未来发展需要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简称“三师”)人才,将“三规”内容融入“三师”培养全过程,为人才培养工作植入服务首都的北建大特色“基因”。

学校重构“三师”教学体系,在通识教育层面,面向全校开设《北京城市规划概论》等近20门“三规”通识课程,实现专业全覆盖;在专业教育层面,将《建筑与城市设计》等系列“三规”专业课程纳入建筑类专业培养方案;在实践教育层面,“三规”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占比超过50%,并推动真题真做。

同时,强化“三师”教研支撑,启动“三师”摇篮计划,年均设立20余项校级教研“三师”培养专项课题。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规”起草单位,编制“三规”教材近20部,其中9部入选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选题。学校还成立了建筑类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教研组织模式改革,搭建“智慧+虚拟+合作”教研平台,创新开展“教学评展着”教学模式,助力“三师”培养。

“四维融合”建体系

北建大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虚实融合及交叉融合,丰富“三师”课程体系内涵,强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支撑。

学校依托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等若干驻地、驻企实验室,围绕首都城市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项目,创新基于“实验室+基地”的实践实训模式;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42个,推动场景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开展“3+1”联合培养、“1+N”试点项目;依托三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可模拟地震、火灾等高危、高成本环境下实验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63个。

学校还与中国科学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围绕合作单位的课题,设立校内外双导师,实施全时段校外培养制,迄今共立项337项。

强化师资 广筑平台

北建大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实践育人师资队伍。

学校健全内部培养机制,实施新入职青年教师校内外双导师岗前培养制度,通过“一对一、师承制”“面对面、手把手”等方式,迅速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外部引进机制,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聘任全国城建领域的院士、大师作为委员,每年两次为人才培养工作问诊把脉。

学校积极搭建“校内+校际+校企+校地”多元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活动,促进校内外资源共建共享。7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和4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免费开放,每年惠及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本科生达12000余人次,覆盖率超过60%。依托发起成立的 “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连续多年举办竞赛、暑期国际学校及暑期城市设计工作营等,每年吸引国内外50余所高校千余名学生参加。

学校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土建类卓越工程师校企联盟、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等,开设校企合作共建课程177门。

学校还联合北京市西城区等区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成立驻地、驻企实验室,依托平台,开展服务首都城市更新、建筑遗产保护等品牌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新模式彰显示范效应

近五年,北建大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共开展各类项目40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有效支撑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北京长城红色文化、中轴线文化遗产景观等研究,彰显特色优势,有效支撑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依托发起创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等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有效支撑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北建大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了我国建筑领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注重中国优秀文化传承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广·深·实'型城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等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毕业生升学率由2018年的24.22%提升至2022年的31.41%,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北京建筑大学 陈红兵 许鹰 赵林琳)

  • 相关阅读
  • 澳门大学举办鲁迅研讨会及《呐喊》百年展

      本报澳门11月9日电(记者富子梅)记者从澳门大学获悉,“但见奔星劲有声——纪念《呐喊》出版百周年展览开幕式暨鲁迅文学与汉语文化学术研讨会”7日在澳门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品...

    时间:11-10
  • “中文学习让我着迷”

    日前,大连大学主要负责人率团访问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和塞舌尔的3所孔子学院。访问期间,曾在孔院学习、如今致力于中非语言文化传播的几位非洲友人给访问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通过“把自己和中...

    时间:11-10
  • 贵阳综保区:打造电商人才“孵化园”

    原标题:贵阳综保区:打造电商人才“孵化园”   11月6日,记者从贵州省贵阳综保区获悉,截至目前,贵阳综保区已增加外贸和电商人才3000人,占该园区人才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育本...

    时间:11-09
  • 校地共建科技创新研究院落户无锡高新区

    原标题:校地共建科技创新研究院落户无锡高新区  11月7日记者获悉,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日前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正式启用,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落地。这标志着校地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将进一...

    时间:11-09
  • 常州大学:奏响产教融合协奏曲

    原标题:常州大学:奏响产教融合协奏曲   前不久,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2019级本科毕业生王泽垚在深圳一家科技型企业正式上岗。今年夏天,他凭借多项奖项和专利,得到了重点科技型企业的项目管理职位...

    时间:11-08
  • 专家学者齐聚中财大 共话金融强国建设

    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央财经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为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搭建学术交流、行业研讨的平台,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坚定不移走中...

    时间:11-07
  •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日前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表示,山东大...

    时间:11-07
  • 全球食物动态感知研究中心在北京工商大学成立

    全球食物动态感知研究中心在北京工商大学成立。校方供图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日前,全球食物动态感知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成立签约仪式在北京工商大学举行。未来,中心将聚焦全球食物可持续产出和供...

    时间:11-07
  • 贫困生助学金名额遭挤占?高校最新回应:不存在该情况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李依环)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读学生发布的有关“孤儿申请贫困助学金不成反遭欺辱”“实名举报贫困生评定舞弊”等视频引发关注。今天,该校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情况通报...

    时间:11-06
  • 已筹超百万!吴尊友母校设“吴尊友奖学金”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李依环)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的母校安徽医科大学设立“吴尊友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奖励学校公共卫生学院学子,促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

    时间:1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