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深入推进“111”行动,打通基层组织建设“最后一公里”

2023-11-24 09:59: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共青团要在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发展、帮助青年成长上下功夫,要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提质增效的内在必然,是高校团干部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是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学校“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深入推进团干部联系团支部“111”行动,即校院两级团干部每周参加一次团支部活动、与一位团支部书记谈心谈话,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广度、深度、粘度,真正做到了“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团干部就延伸到哪里”。

联系基层有广度,让组织青年更有力

学校共青团工作坚定不移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把有效覆盖青年作为工作着力点,创新构建纵横交织、线上线下、广泛覆盖的组织体系,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规定+自选”,打好联系青年“组合拳”。学校印发《团干部联系团支部“111”行动方案》,下发《基层团支部交流纪实手册》。各院部通过制定“三维三层三阶”式团干部联系基层团支部工作路线图,开展“我请支书来做客”等措施,扎根基层一线、瞄准青年需求,从而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半年来,47名团干部共联系青年1万余人次,参与团支部活动1200余场。

“线上+线下”,架好沟通交流“连心桥”。学校团委开设“团团信箱”“团团来调研”等线上青年权益需求征集工作,收集问卷2万余份,让青年发声有渠道,做到“第一时间问需”。依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开展“团团会客厅”等线下交流百余场,解决青年关切问题900余个,让反馈事项有着落,做到“第一现场回应”。

“链条+标签”,画好答疑解惑“路线图”。基于“问题、措施、目标、反馈”四个环节,制定团干部谈话“三明确三了解”方案,即明确对象、目的、内容,了解思想动态、学期计划、发展方向,打造链条式谈心谈话模式。团干部根据问题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标签化分类,进而对青年进行分层级的精准辅导,不给问题留死角、不给青年留误会。

汇聚合力有深度,让服务青年更有为

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学校团委把精准引领青年作为工作发力点,深化协同育人,将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汇聚服务青年合力,争取源源不断的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练好内功,变“事务型”为“专家型”。学校团委从学校处级干部中为团干部选聘“职业发展导师”,常态化开展团委书记能力素养提升培训,助力团干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建立10个维度的青马骨干班培养方案,分层分类分模块提升学生团干部“内功”,组织团干部在重大任务前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巧借外力,变“单打独斗”为“集团军作战”。持续打造青年工作品牌“荟萃夜校”,突出“时代性、针对性、青年味”课堂特色和“小规模、高频次、广覆盖”授课方式,涵养具备互动性、沉浸式的思政课堂。依托“导学思政月”“师生下午茶”等平台,丰富思想引领师资库,让党政领导、教师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时刻瞄准青年需求。

榜样示范,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实施党班团一体化建设立项,推进党团支部共建、党员团员结对,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促。选树青春榜样,组建“青春领航宣讲团”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宣讲,用“青言青语”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气和担当。

创新形式有粘度,让引领青年更有味

学校团委始终把走近青年作为工作落脚点,突出成长导向,增强青年味,推动思想引领从“亮眼”到“润心”,努力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从“一方约谈”到“双向奔赴”,让联系青年更具“互动性”。为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学生团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学校团委通过主动报名、预约参会等形式邀请52名团干部、团员参与“团团工作体验坊”,通过实践体验感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

从“参与出席”到“指导引领”,让团日活动更具“教育性”。学校团委突出主题团日活动的政治引领作用,每月月初统一要求,月末评选优秀团日活动,并形成案例集。院部团委在关键节点重点策划深化育人成效,先后与人大、北科大等高校联学联建,创新开展“有爱市集”“荟萃青年说”等活动。

从“校内自育”到“校外联建”,让思想引领更具“实践性”。依托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动团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小柚子来报到”实践品牌,形成126个示范服务项目。通过与中建一局、山东能源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融合,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铸牢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挺膺担当。

作者季林海,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书记

  • 相关阅读
  • 南京理工大学:多措并举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

    原标题:南京理工大学:多措并举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

    时间:11-29
  • 第九届中国财政学论坛(2023)在中财大举办

    论坛现场。中央财经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日前,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财税改革”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财政学论坛(2023)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多位学者和师...

    时间:11-28
  •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重庆召开

    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重庆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供图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李依环)25日-26日,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加快建设教...

    时间:11-28
  • 中俄联合模拟超强磁场以探测磁暴

    原标题:中俄联合模拟超强磁场以探测磁暴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利用增强非导电材料中场的超共振效应,模拟了与中子星强度相对应的磁场和电场。该方法可帮助科学家在实验室...

    时间:11-28
  • 探索完善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原标题:探索完善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法治,高水平法治则需依托高水准的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

    时间:11-28
  • 百卅武大:自强为本 与时偕行

    原标题:百卅武大:自强为本 与时偕行   东湖之畔,珞珈山下,琅琅书声中,是一张张洋溢着青春和自信的脸庞。   近期,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内,新时代办学成就展生动讲述着这座著名学府的前世今生...

    时间:11-28
  •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李依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交流研讨会2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现场参会,总结交流思政...

    时间:11-27
  • 北邮举办首届“鸿雁研语”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发展研讨论坛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日前,北京邮电大学举办首届“鸿雁研语”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发展研讨论坛。论坛分别围绕研究生党建、思政进科研团队和研究生导学思政三个主题组织分论坛,与会人员以问题为导向,结...

    时间:11-27
  • 第九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在吉林通化开幕

      新华社长春11月25日电(记者张博宇、周万鹏)由农工党中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25日在吉林省通化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会议...

    时间:11-27
  • 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在南宁举行

      本报南宁11月26日电(记者庞革平、祝佳祺)11月23日至26日,以“林木绿业、合作共襄”为主题的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世界林木业大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