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美育价值

2023-12-06 08:3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美育价值

   不久前,第十一届深圳钢琴音乐季正式落下帷幕。历时33天的音乐季,带来了钢琴大师专场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公益音乐会,本土优秀师生音乐会,社会艺术教育成果展演,钢琴音乐讲座,钢琴大师班(课),历史古董钢琴公益展等27场钢琴主题活动。钢琴以其独有的魅力温润了一座城,成为不少人难忘的冬日记忆。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这主要源于其受众广泛、学习者众多。当前,世界各地的音乐学校、教培机构等,几乎都开设了钢琴课程。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超过4000万,其中以青少年居多。钢琴为何如此受欢迎?这与它辉煌的发展史,以及在音乐领域无可替代的地位密不可分。

   钢琴起源于欧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数次改良,直至19世纪中期进入现代钢琴的发展阶段。纵观西方音乐史的七大时期,钢琴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音乐,诞生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众多伟大的钢琴音乐家,钢琴艺术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传播,为人类音乐历史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图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艺术生活。

   明清时期,钢琴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学堂乐歌”的推动下,钢琴开始作为伴奏乐器进入音乐社团,一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规范的钢琴课。1934年,随着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的诞生,《花鼓》《牧童的歌》《春之旅》等相继涌现,钢琴音乐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钢琴开始逐步走向大众。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钢琴艺术,还是钢琴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钢琴、买钢琴渐成潮流。前些年还一度出现了“钢琴热”的火爆情况:无数孩子涌入钢琴学校、培训机构或聘请私人教师;无数家长为给孩子买到心仪的钢琴、抢到热门的钢琴课煞费苦心;钢琴考级成为师生、家长茶余饭后聊天中的高频词。

   钢琴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流行,甚至引发“钢琴热”,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原因:一是表现力强,钢琴是除管风琴外音域最广的乐器,且音色优美,富于变化,通过双手十指,能够弹奏出丰富的乐音组合,这使得其音乐表现力尤为出众,更容易感染人吸引人;二是适配度高,作为“乐器之王”,钢琴既能作为主角独奏,也可以为歌唱伴奏、为表演者协奏,与其他乐器重奏、合奏,在舞台上就是一个万能“角色”;三是入门容易,钢琴的琴键只要轻轻按下就能发出准确的音符,无需复杂的按弦、拨弦以及气息等,而且钢琴经典作品众多且传播广,使得初学者更容易上手,学习后更容易得到积极反馈;四是一学可多得,学钢琴虽然门槛不高,却是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的综合训练,除了学习乐谱、演奏技巧,还可以学习音乐知识,除了培养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专注力、协调力、意志力等。

   “钢琴热”让钢琴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带来了钢琴艺术前所未有的传播与普及。然而,一哄而上的“热”产生的弊病也不少。比如,部分家长盲目跟风“鸡娃”,造成许多打压天性、揠苗助长的悲剧;教培市场,钢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利欲熏心、误人子弟。学钢琴,无论是为考学、考级,还是为出名、谋利,似乎都偏离了学音乐本初的样子。试问,我们为什么学钢琴?翻看一些成名钢琴家的回忆录,很多人学钢琴的起点惊人地相似。有的是偶然在收音机、电视机上听到、看到钢琴演奏,而怦然心动,有的是路过琴房远远听到钢琴声,而陶醉其中。他们被琴声吸引,被音乐击中,才有了与钢琴更长久的缘分,才能够用琴声感染更多人,温暖更多人。还有一些人,虽然并未在钢琴事业上取得显著成绩,却因为钢琴的普及性教学而受益终身。归根结底,学钢琴、学音乐本是一个向往美、追求美、分享美的过程,是一件自娱和娱人的事,掺杂了太多功利性元素就变了味儿。

   据相关从业者反馈,近两年,“钢琴热”悄然降温:一些教培机构门可罗雀,甚至人去楼空;一些人家里的钢琴开始蒙了尘。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开展的“双减”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从根本上刹住了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盲从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复兴,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民族乐器的发展与普及,家长普遍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孩子们的选择更加多元。

   “钢琴热”降温,一分为二地看,虽然对钢琴的普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降温也意味着学钢琴盲目化现象得以纠正,学音乐正在回归本初的样子。

   近两年,不少人都曾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快递小哥在商场偶然弹起钢琴,引来众人围观;保洁阿姨在校园里弹奏一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被网友誉为“拿拖把的校园钢琴家”。这正是钢琴的魅力,它不分年龄、职业,只要你热爱,就能在音乐中闪闪发光。

   无独有偶,曾去过或路过天津市直沽地铁站的人,大概会发现这样一件趣事:从去年或今年某个时候开始,地铁站换乘必经之路的边上,多了一架钢琴。每次路过,总有不同的人在弹奏。有时是一对老夫妻,有时是父母带着孩子,有时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有时是衣冠朴素的劳动者,他们都是被钢琴吸引的乘客,关于钢琴的记忆在路过时被激活。而那些步履匆匆的路人,即便在早晚高峰,听到琴声,也总是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把目光从手机转向钢琴,享受着与音乐邂逅的美好。

   钢琴艺术的灵魂在于它的音乐之美,这种美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钢琴需要普及,也理应得到重视,但是我们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学钢琴、学音乐这件事。作为家长或钢琴学习者,选择学习钢琴重要的是理解钢琴艺术的内在美,学习钢琴艺术的丰富内涵,以此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到艺术的享受。作为教育工作者,普及钢琴艺术、教授钢琴技艺,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为钢琴美育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钢琴、学音乐这件事回归本初的样子,回归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回归简单快乐的初衷,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美育价值、社会价值。

   (作者:胡原原,系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 相关阅读
  •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重新开放

    原标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重新开放  12月6日,市民进入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近日,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历经四年的馆舍修缮后面向公众重新开放。该馆于1932年作为浙...

    时间:12-07
  • 开放科学体系转型需要重视什么?

    原标题:开放科学体系转型需要重视什么?   开放科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研究模式,旨在促进科学知识共享、交流与合作,提高科学研究透明度、可重复性与效率。从开放获取到开放数据、开放方法和开放评审,...

    时间:12-07
  • 苏州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成长成才

    原标题:苏州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成长成才   新学期,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毕业生鲜孟森走进了梦想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活。作为2023年考研标兵,日前,他回到苏州大学,和学弟...

    时间:12-07
  • 为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原标题:为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卢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

    时间:12-07
  • 促人才队伍量质双升

    原标题:促人才队伍量质双升  谈哲敏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专章部署、统筹谋划,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有机互动的高度进一步凸显了高...

    时间:12-07
  • 用“养人”生态激活创新热情

    原标题:用“养人”生态激活创新热情  舒歌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一所...

    时间:12-07
  • 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原标题: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尤 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赋予了教育在全...

    时间:12-07
  • 校企合作推动创新果实“瓜熟蒂落”

    原标题:校企合作推动创新果实“瓜熟蒂落”12月6日,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

    时间:12-07
  • 院士会聚边城 弘扬科学精神

    原标题:院士会聚边城 弘扬科学精神   日前,由云南省政府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省腾冲市开幕。在为期3天的论坛中,100多位院士、20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500多位专家学者、...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