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牢牢把握交叉融合“催化剂”

2024-02-22 08:3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牢牢把握交叉融合“催化剂”

中国医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涵盖领域也十分广泛。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高质量学术论文中,更体现在改写疾病治疗国际指南等方面。成果背后,得益于我国在医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资金保障、技术开发等布局和稳定支持。

基础研究资源和基础研究制度的长期稳定支持是基础研究和后续转化应用的根本保障。这就要求,坚持人是高质量基础科学活动选题、设计、组织、实施发起者,分层培养对领域具有超高洞察力和判断力的“战略家”,以及对研究开展和技术运用具有高灵活性的“领军型人才”,建立“多层次选拔、长期强支持、多维分类评价”的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具体可分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本科生项目、研究生项目、青年项目、杰优青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早选拔、后分流、再遴选的优中选优、优中选特、优中选尖的选拔体系建设;完善海外“青年人才、尖端人才、战略科学家”引进体系以及“有计划、有重点、多策略”的国际合作项目,储备战略人才;探索“长周期、多元化”基础和临床人才项目评价机制,尊重基础科学人才成长“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规律。建立健全临床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既注重“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重视重大疾病诊疗突破,用好人才项目的评价指挥棒。

近年来,各领域科技创新高度活跃,现代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与功能成像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基础研究范式也随着新型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而不断迭代,研究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并在微观细分的基础上再进行多维度整合,基础研究周期显著缩短。所以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交叉融合“催化剂”,使其渗透到基础理论突破。建议设立交叉协作基金,围绕药物靶点和新技术引领新药突破,大力发展高效绿色的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的新试剂新反应,以及人工智能、类器官芯片等新技术新方法。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国已有、独有的国际领先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成果应加强梳理,对这些成果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加快转化应用进程,以防造成创新链同产业链之间的断裂。

(作者:乔杰,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

(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 相关阅读
  • 无锡举行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

    原标题:无锡举行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2月22日,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春季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在无锡体育中心举办,300多家用人单位到场参会,吸引众多毕业生前来参加。图为求职者在双选会现场了解招聘信...

    时间:02-23
  • “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

    原标题:“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王爱召镇重度盐碱地土壤原貌。土壤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创新团队改良后,种植的食葵长势良好。受访者供图寒冬时节,田野里芒硝似雪,几个身影点缀其...

    时间:02-23
  • 武警工程大学:“三科”育人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原标题:武警工程大学:“三科”育人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春节前夕,武警工程大学党委一班人专程来到学校某实验室,看望寒假期间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的青年教员和研究生学员。面对火热的科研景象,党委一班人...

    时间:02-23
  • 202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2月27日可查

    截图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服务将于2月27日6时开通,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

    时间:02-22
  • 立“大体系” 破“小而散”

    原标题:立“大体系” 破“小而散” 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既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针对目...

    时间:02-22
  •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原标题: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工作统筹,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把探索科技前沿同服务国...

    时间:02-22
  • 做有用的研究 去解决真问题

    原标题:做有用的研究 去解决真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其对传统的线性科技创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更多关注研究本身的...

    时间:02-22
  • 挑战科学难题 不要急功近利

    原标题:挑战科学难题 不要急功近利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不仅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具有引领作用,还对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高水平研究型...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