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2024-03-05 08:36: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每年全国两会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其中,高等教育是龙头。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今年教育系统的工作主线,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历史责任,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和战略思维,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当前急需,直面大国博弈的创新人才挑战;也要着眼长远,培养未来满足强国建设的创新人才。主动打破常规、突破惯性,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时代新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始终是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我们也一直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谭铁牛委员介绍,2024年南京大学启动了“1+X+Y”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从202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开全国高校先河。此举直面正在加速演进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计划通过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创新。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高度的“塔尖”,是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更要主动承担起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责大任。

“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实现‘科研大突破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革。”谭铁牛委员介绍,南京大学在2023年启动实施的“奋进行动”中,专门提出要着力解决“国家对科技日益迫切的需求和南大科技供给能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并通过相关专项行动,使学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凸显。

谭铁牛委员表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国际化中不断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活力。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强化资源有组织开发,做好各类业务、系统、数据综合集成;以数据、智能赋能办学治校,推动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上持续发力,深化同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各国各地区高校交流互鉴,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做好留学生工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打造国际创新平台与人才高地,提高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高校的世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全球话语权。

“南京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殷切期待,进一步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以‘奋进行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建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谭铁牛委员说。

(记者 苏雁)

  • 相关阅读
  • 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日前,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聚焦就业市场建设,持续举...

    时间:03-05
  • 像鸟一样敏捷!西工大仿生扑翼飞行器又有新突破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近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仿生扑翼飞行器“小隼”取得新突破。据了解,“小隼”扑翼飞行器由西工大仿生飞行器研究团队仿生扑翼课题组设计研发,具有目前同...

    时间:03-05
  • 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委员: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动力和活力。发展“丝路电商”是充分发挥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等优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要举...

    时间:03-05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从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转变

    原标题:从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转变   那次“组团”去孤儿学校做家访的经历,我记忆犹新。那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8位已经当妈妈的教师组成家访团到吉林省孤儿学校进行的一次“家访”。对这所学校...

    时间:03-05
  •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委员: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这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是否动态平衡、良性互动。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时间:03-05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委员: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如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高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更多老百姓选择坐飞机、坐高铁、自驾游等方式出行,交通...

    时间:03-05
  • 张伯礼代表:中医药现代化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原标题:中医药现代化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张伯礼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十七个年头。作为一名中医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始终是我工作的职责使命所在。过去这...

    时间:03-05
  • 清华大学:将为2024级新生配备“AI成长助手”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清华大学举行2024年全校教职工大会暨全校党员集中培训,向全校师生员工、全体党员通报学校当前改革发展形势及2024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落实《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

    时间:03-04
  • 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海淀区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孙竞)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3月2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