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虚拟策展拓展美育空间

2024-03-14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二届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云端颁奖典礼

  “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项目授课现场

  知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Kelly),在其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测,5000天后将出现一个虚拟世界,其中一切都与AI相关,可以想象成一个增加了时间维度的3D世界。

  目前,我们正处在技术变革的重要阶段,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从当前展览形式的变化即可管中窥豹。过去,展览通常发生在展厅空间,实物作品或悬挂于墙上,或立放于展厅一角。随着数字艺术兴起,科技赋予艺术作品更加丰富的表现形态。比如由法国VR/AR内容品牌Excurio与美国哈佛大学吉萨项目考古团队共同打造的展览“消失的法老”,继法国巴黎首展后,在中国上海、成都等地推出。与其称之为“展览”,不如将其描述为“虚拟影像体验”更为贴切。观众穿戴虚拟头显设备,进入一个仅几百平方米的空间,经过45分钟观看就完成了精彩的埃及金字塔之旅。据统计,该展目前已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体现了新的展览形态正在被广泛接受,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同样,教育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无论授课形式、辅助教学工具,抑或是师生交流模式,已然转变。虚拟仿真技术已经从助力教学,逐渐变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

  在当前科技变革、产业更新的机遇中,教育数字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中央美术学院在教育数字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博物馆美育课程虚拟实验项目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以这两个项目为建设基础,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十几所艺术高校和机构,共同搭建了国家级产学研平台——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

  该平台更像是一个多重资源交叠的中心,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空间里,融合成“云端公共社区”,激活互联状态下全球策展行业的交流,也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反过来启发当代策展计划、策展方式、团队组建、合作方式等展览组成要素。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此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首先,可及时汇聚全国乃至全球在展览策划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史料,既有图文,又能进行数据归类,为分析全球展览策划动向提供支持;其次,这些汇聚起来的海量信息资料,有助于进行展览策划相关的教学研究;最后,该平台能够为培养新型策展人才提供激活思维的空间。

  自2022年起,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意在鼓励大学生将人文艺术、前沿技术与美育传播有机结合,通过还原度高、操作性强的虚拟策展平台,提出优质方案,将成果推向大众,延伸社会美育的多重可能性。

  通过两届大赛的举办,目前,大赛参赛人数已达3000余人,覆盖近400所高校,得到十几所艺术机构支持,举办10余场学术讲座,积累虚拟展览案例近2000个。其中,非艺术类专业背景学生占参赛总人数10%,体现了大赛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除了赛事拓展,虚拟展览培训项目也紧随其后。此前,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美术馆、博物馆的30位在职人员参加了培训。在为期3个月的理论授课、实践调研和结课成果汇报中,授课老师与学员们不断尝试以前瞻的、思辨的视角,对虚拟技术介入美术馆、博物馆展开多维思考。

  试想一下,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虚拟展览,“拿起”高精度的文物数字“替身”,甚至“解剖”青铜器,点击一段视频解读内部铭文或放大每一处纹饰图案;在同一个展厅里,多位观众或在线上互动交流,或在线上听考古专家解读文物。这样的线上文物虚拟展,将成为实体博物馆内容的有效补充,不仅是单向提高观展体验,而且是一次多维的文化交流活动。

  数字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大众的感官形式。当媒介发展成为我们身体部位的延伸时,媒介就变成了人的“肌肤”,成为环境。新的技术必然带动全新的感官体验和需求,虚拟策展正是数字时代的策展新方式。一个互联的、多维的、交叉层叠的“虚拟空间”延伸出无限重构的可能,势必影响传播、沟通和交流方式。

  “云端交流”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宽了人们的参与度。立足当下,笔者认为虚拟展览至少需要满足三方面特征:不同群体的社群交流平台、强交互的体验观看方式和多维度的知识获取渠道。

  虚拟策展融合时代技术、策展学科与人文艺术,必将在未来迭代出更为丰富的展览形态。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 相关阅读
  • 北京大学“大讲堂之路”展览正式开展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孙竞)15日下午,北京大学“大讲堂之路”展览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幕。“大讲堂之路”展览从追溯“讲堂”名称起源开始,通过讲述“北大里的讲堂”和“讲堂里的北大”,展现北...

    时间:03-16
  • 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拉开帷幕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拉开帷幕。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3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上万个招聘职位,行业涵盖国防科工、制造业、能源业等重点领域。据了解,...

    时间:03-15
  • 浙江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会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李昉)3月13日,浙江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综合类专场招聘会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此次招聘会吸引70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0个。 “我们邀请到来自省内外高校的...

    时间:03-15
  • “科技+文创”,让文化资源从历史中“走出来”

    前往乡村调研,增长本领才干;坚守科研实验,勇攀技术高峰……刚刚过去的寒假,许多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在广袤大地上拓宽视野,且行且思,为社会发展淬炼青春“三色”。 人民网特别推出“青春在火热实践中闪...

    时间:03-15
  • 16名院士受聘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

      本报北京电(陈渡归)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2024年开学典礼暨王琦书院第十期专题培训在北京举行。今年,王琦书院新增16名两院院士作为特聘教授,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的教育队伍进一步扩大。 ...

    时间:03-15
  • 香港理大举行中华文化节

      新华社香港3月14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14日在理大校园举行中华文化节启动仪式,活动旨在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加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并助力香港成为中...

    时间:03-15
  • 中文助力安哥拉年轻人奔向更广阔天地

    原标题:中文助力安哥拉年轻人奔向更广阔天地3月6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内图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孙云为学生们讲授中文。新华社发   3月的罗安达,潮湿又闷热。在安哥拉内图大学,一座二层白色小楼格外...

    时间:03-15
  • 复旦博医团:踏遍青山为仁心

    原标题:复旦博医团:踏遍青山为仁心3月3日一大早,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邻里中心里,居民们排起了长队。“爷爷,胸闷是吧,我们先听下心音。”“奶奶,我们看一下眼睛的情况,眼睛盯住...

    时间:03-15
  • “仪”路追光凌云志,科研逐梦正当时

    前往乡村调研,增长本领才干;坚守科研实验,勇攀技术高峰……刚刚过去的寒假,许多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在广袤大地上拓宽视野,且行且思,为社会发展淬炼青春“三色”。 人民网特别推出“青春在火热实践中闪...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