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北航:“敢为”出一流

2024-03-20 08:14: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北航:“敢为”出一流

最近传来一个好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研发的高端ECMO(体外膜肺氧合)全系统样机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ECMO系统被称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由于高技术门槛和国外垄断,此前我国临床ECMO设备和耗材全部依赖进口。

国家所急,人民所需,“敢为”的北航人迎难而上。

“学校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组成攻关小组。团队加班加点查阅研发资料,分解关键技术难点,拆解技术方案,逐个击破问题,整理出一套快速定位问题、突破核心技术难点的理论体系,设计的原理样机在关键性能上赶超国际先进ECMO系统。”项目负责人、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陈增胜说。

在北航,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北航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孕育了‘敢为’精神。”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说,“这种精神又激励我们勇闯‘无人区’,产出更多一流成果。”

文化凝心:“敢为”的动力

走进北航校史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气势磅礴的雕塑墙,“空天报国”四个大字在墙上熠熠生辉。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为夺取制空权,党中央提出“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两年后的这一天,抗美援朝纪念日,北京航空学院(北航前身)举行成立大会。

从肩负报国使命诞生之日起,“敢为”就成为北航的精神内核。

从大干100昼夜,造出新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到新世纪以来相继设计发射“北航1号”至“北航4号”火箭,并接续创造多个“中国首次”,“敢为”成就了几代北航人接续攻关的故事。

房建成教授被许多人称为“陀螺院士”。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个沉甸甸的奖项背后,是三代人的“陀螺梦”。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中国航空仪表与惯性技术奠基人林士谔为代表的北航第一代“陀螺人”从零起步,开启了中国完全自主创新的陀螺惯导研究。1981年,以张惟叙教授为代表的北航第二代“陀螺人”成功研制出光纤陀螺。

“北航有一句话,叫‘30年一代陀螺仪、40年一代发动机’。”作为北航第三代“陀螺人”,房建成深有感触地说,“正因为难,所以必须有坚持不懈、坐冷板凳的精神。”

三代人的“中国心”“长鹰志”“电磁魂”……这样的故事在北航屡见不鲜。

沈元学院、士谔书院、冯如书院,原创音乐剧《罗阳》,原创话剧《百年守锷》《永恒》《为民》……这些故事又在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演绎中,赋予“敢为”更丰富的内涵,激励新时代北航人为打破制约国家行业发展的瓶颈而接力奋斗。

“敢为”的年轻一代不负众望。在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北航有9位青年科学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仅35.5岁。

机制创新:“敢为”的底气

如果说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北航人“敢为”的内核,那么,不断完善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则是北航人“敢为”的底气。

赵长禄说,面向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大科学”时代,北航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除发展壁垒,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持续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

坚持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研究双轮驱动,组建学科交叉团队,以重大型号为牵引持续攻关,深化产教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纵向创新链,构建横向交叉链;

面向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核心技术与科学问题,积极推动重大平台、重大科学装置、重大系统建设,优化科技平台布局,抢占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构建“学院+研究院”体系化机构布局,推动建设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研“特区”……

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为例,该院采取“2+N”模式,即以北航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为核心,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校、企业,紧密协同供给侧和需求侧,提升项目立项和成果孕育的精准性。

“我们瞄准未来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跨速域、跨空域、长航程’的发展需求,以‘揭榜挂帅’形式设立基础研究项目,吸引、聚集国内外智力资源,孕育重大原创成果,提升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引领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殿印说。

紧盯“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以徐惠彬、宫声凯、陶智等院士为总指挥,以100余位全时研究人员、近80位分时研究人员、100余名博士研究生为主力军,形成了多支型号支撑和联合设计团队。

创新机制孕育高水平成果。赵长禄介绍,新世纪以来,北航先后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9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长航时无人机亮剑长空、激光增材制造破解重大工程复杂零部件制造难题、高温热障涂层为发动机装上“金钟罩”、全球领先低湍流度气动声学风洞建成……在C919、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中,处处可见北航人的身影。

科教融合:“敢为”的土壤

北航2022届本科生黄森的毕业设计很特别。以“共研一架飞机”为目标,依托学校的“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平台”,他和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完成了“智能协同无人机数字化协同设计”大课题。

这一科教协同平台由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载中心共建,涵盖协同设计区、飞行模拟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在平台支撑下,6个学院的35名老师、69名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共同研制出新一代‘数字飞机’。”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翀介绍。

近年来,北航持续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打造出10多个融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人才保障于一体的科教协同平台。所有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凝聚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开展科技竞赛等“双创”活动。

科教协同平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让创新生力军在“敢为”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成为北航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载体。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连续5年捧得首都“挑战杯”、连续5届获得“挑战杯”创业竞赛“优胜杯”,师生的创业项目“磁悬浮胶囊胃镜机器人与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投影AR”等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北航科教融合的实践中脱颖而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北航校长王云鹏表示,“我们要继续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研,实现科技创新体系、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史 越 记者 操秀英)

  • 相关阅读
  • 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郝孟佳)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简称中国学体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20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50年以来,大...

    时间:03-21
  • 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前瞻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电(立风)“AI善治论坛——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前瞻”专题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发展,并就相关法律建设进行了交流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数...

    时间:03-21
  • 给城市内涝“把脉开方”(科创正青春)

      侯精明(左一)与研究生讨论VR城市洪涝逃生体验的演示情况。  暴雨突至,时常给不少城市带来内涝风险。治理内涝、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既是事关民众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建设宜居、韧性...

    时间:03-21
  • 为何关注校园遗产(看·世界遗产)

      2012年夏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以“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厦门”为主题,分别对该校历史建筑群和厦门的“环岛路”“中山路”“第八菜市场”进行了遗产价值要素提取实践;同时,也依照遗产传播的...

    时间:03-21
  • 校园遗产保护的实践

      周 珏绘  周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一名职业插画师,曾经参加过导师张剑葳副教授组织的燕园文物数字化工作坊。她用画作描述了师生参与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项目的情景。“燕园...

    时间:03-21
  • 借AI“慧眼”鉴别可疑论文图片

    原标题:借AI“慧眼”鉴别可疑论文图片学术期刊工作人员正在核查分析蛋白质和DNA的可疑图片。图片来源:《自然》网站今年1月,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肖尔托·戴维发表文章,指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丹娜-法...

    时间:03-21
  • 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

    原标题:科学家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抗体抗体(粉红色)与流感病毒蛋白(黄色)结合的艺术图。图片来源:《自然》网站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9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首次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

    时间:03-21
  • 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实现

    原标题: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实现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态分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问题中首次提出了全局最优自适应策略,并发...

    时间:03-21
  • 日本研究揭示中年代谢能力下降分子机制

    原标题:日本研究揭示中年代谢能力下降分子机制 人到中年容易发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能力会下降。日本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代谢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肥胖...

    时间:03-21
  • 研究揭示猎豹等中型动物为何跑得快

    原标题:研究揭示猎豹等中型动物为何跑得快 一项国际研究近期发现,陆生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奔跑速度受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这两个因素限制。而猎豹等中型陆生动物身上,这两个极限刚好能达到平衡。这一理...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