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专题会议“世界农业青年汇”举行

2024-10-12 10:21: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专题会议“世界农业青年汇”10日在北京平谷举行。来自全球农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汇聚一堂,聚焦“生态保护与农食系统转型创新”等话题展开研讨。

据悉,“世界农业青年汇”设置“青年视角、青年守护、青年行动”三大主题,旨在构建国际化的青年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推出一系列倡议,以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方式激发青年一代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共同推动农食系统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话题聚焦“青年视角”“青年守护”“青年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世界农业青年汇”是一场生命力汇聚的重要对话,是一项创造力爆发的重要行动,是一次凝聚力提升的重要相聚。青年人是世界的未来,是农业创新的希望,期待广大青年关注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农业科技前沿问题,为推动世界农业系统转型发展作出青年一代更大的贡献。

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Kenneth m. quinn表示,世界各国都应愈发重视青年在农业创新、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智力作用及带来的创新活力。期待青年代表们在“世界农业青年汇”的交流中提供创新方案,助力世界应对未来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志表示,大会聚焦“青年视角”“青年守护”和“青年行动”,旨在激发青年才俊的创新潜力,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未来。希望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为全球农业挑战贡献智慧,同时希望通过大会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青年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解。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即使看似微小的努力也能汇聚成推动变革的强大动能。希望社会各界给予青年人更多支持和机会,在教育、科研及政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农食系统长期健康发展。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谈到,青年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将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农食系统转型迫在眉睫的形式下,通过培养青年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以为未来的农食系统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节设置进一步丰富,着力汇聚更多青年力量

杨志在采访中介绍,本次“青年汇”活动覆盖面广,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专家学者、企业创业者及教育工作者等多元背景的青年才俊现场参与。近200位现场观众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青年画卷,12位嘉宾主题演讲以年轻的视角和独特的思考为本次青年汇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会上,联合国青年代表发出倡议,号召广大青年在推动全球农食系统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场环节中,大会邀请每位观众填写“承诺卡”,写下自己为农食系统可持续发展转型每天行动一小时的规划,吸引了参会青年代表的积极参与。

“本次填写‘承诺卡’的环节也凸显了大会提出的‘低碳办会、智慧办会、人文办会’理念,我们号召青年代表为农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每天行动一件事、贡献一小时,从细微之处做起,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希望青年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低碳生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美好未来。”林万龙告诉记者。

据悉,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们日前还走进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校史馆、饲料博物馆、昆虫博物馆等地开展巡游研学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巡游研学活动,让青年代表们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弘扬知农爱农精神,切实加强全球农业领域优秀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杨志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银介绍,活动专门为广大青年设计了“会徽”,创新性采用套色印章,象征着全球优秀的农业青年如同璀璨的星辰一般汇聚在一起,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背景,为了共同的农业发展目标和理想,为推动全球农业的进步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学生梁舒雅谈到,作为青年学子,自己很荣幸能够来到‘青年汇’现场,与各地青年探讨农业技术未来发展等话题。她将坚定践行“每天一小时”的行动承诺,努力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为农食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李依环、实习生田怡婷)

  • 相关阅读
  • 2024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 本专科奖励标准升至1万元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2024年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翻倍,...

    时间:10-12
  • 学科交叉研究为人工智能开辟新天地

    原标题:学科交叉研究为人工智能开辟新天地10月8日,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因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荣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知...

    时间:10-09
  • 科技新刊,如何迈向卓越(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核心阅读  依托优势学科“孵化”新刊,集约化管理实现专业化办刊,开放办刊引入各方资源……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加大投入创办高起点新刊,探索以期刊平台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

    时间:10-09
  • 让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就学(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汪哲平  核心阅读  高校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

    时间:10-09
  • 他的精神照亮后辈追求真理之路

    原标题:他的精神照亮后辈追求真理之路“他平和、谦逊,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让人如沐春风。”“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先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

    时间:10-09
  • 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

      薛其坤在指导学生。   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曾这样形容自己。  1980年,薛其坤参加高考,以物理仅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山...

    时间:10-09
  • “紫荆·院士开讲”首次进入香港高校

      本报香港10月8日电(记者冯学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紫荆·院士开讲”活动7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这是该项活动首次进入香港高校,吸引了香港各界数百人参与。  紫荆文化集团...

    时间:10-09
  • 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获突破

    原标题: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获突破能不能用量子通信网连接多台量子计算机,让它们远程凝聚出“超级量子算力”?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

    时间:10-09
  • 南京医科大学:九十峥嵘岁月 赓续医脉薪火

    原标题:南京医科大学:九十峥嵘岁月 赓续医脉薪火1934年,中国第一所医政学府——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镇江北固山麓诞生。1993年,该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九十载峥嵘岁月,今日南医,毅然挺立在国家医学...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