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他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如何才能写出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只有丰富小学生的生活,教育小学生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才能描写出真人真事,抒发出真情实感。
一.掌握观察方法,作文的思路才会清晰
我们知道的观察顺序很多——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由景及人、由人及景、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等等,但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养成边看边想的习惯。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它的个性则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所在。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二.丰富生活,养成观察习惯
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源头在于生活,孩子对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向他人描述,这成了难题。孩子们要写好作文,需要他们的观察,观察得越细致,语言的表述也越清楚明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是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要求学生观察前应让学生想清楚,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方向,有了明确目的,学生才能按照这一目标去观察,他们才不至于在观察的同时感到不知所措。
二是明确观察的顺序,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依观察目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而定,不管观察目标具体情况如何,有了一定的顺序,学生在表述时就会比较有条理。
三是以同类事物的对比去找寻各自的特点,这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先从简单的事物着手,慢慢地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地去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再向比较难区分的事物方面发展,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在写作文中就能轻易找出事物的不同点,那么在写景或物的作文时,学生就能比较有条理的写出事物的特点,作文就不会成难题了。
四是不同事物的对比,从不同中找出相同,这是观察的第二个方法。比如写人,学生在写人时最头疼的就是人物性格的描写,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作文不久,由于知识基础的限制,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描写人物的性格,该怎么办呢?比如两个男同学,他们的性格、爱好、生活方式都不同,在描写其中一个人时,通过对比去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这样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也就能体现出来,这也就是他们各自的特点。这是比较难但比较快速的一种观察方法,只能在不断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培养。
五是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观察时应提倡学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学生在记录时能够更加细致地去观察事物,而且通过与他人交流,也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写最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自我评价,这就能为今后的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重视观察能力、观察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教师作文教学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洛南县景村镇小学 陈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