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阶段就能先人一步学习北大课程,参加测试能为将来自主选拔录取夺得先机,进入北大后还可免修这些课程,这些好事真的都可以有。今天上午,记者从合肥一中获悉,2月22-23日,北大将在合肥一中设立考点,进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测试,这在全省还是首次。
先修课程啥时考? 下月开考全省首次
“下个月我们就能检验学生们学得怎么样了。”合肥一中副校长封安保说,北大刚刚给学校发来最新消息,将在2月22-23日举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测试,考点就设在合肥一中。在安徽省举行这样的测试,还是第一次。去年7月份,北大举行毕业生毕业典礼,封安保作为合肥一中代表应邀参加。典礼期间的一项内容就是大学先修课程论坛,封安保听完介绍后非常感兴趣,经过争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计算机、地理等7门大学先修课程落户合肥一中。
“可是中学老师不知道怎么去教这些大学先修课啊。”封安保说,当年8月学校就立刻派7名优秀老师,到北大进行了培训学习,全面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9月份开学后开设,全体高二学生都可以选修,最终有350名学生报了这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学什么? 关键培养思维方式
北大推出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讲授什么内容呢?跟高中课程有哪些区别?
“这些先修课程都有教材,首先在学习内容上有所不同。”封安保是教物理的,他举例说,比如电磁学方面的内容,从深度上来说,肯定比高中课程更深一些,这可以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也能满足特长发展的需求。
同时,这些大学先修课程更看重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封安保说,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培养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具备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回头再看这些高中课程设置,就会感觉容易很多,有一种顿悟之后“居高临下”的感觉。
在先修课程中,也有语文和历史这样的文科类课程。钟春田老师当时去北大培训过,现在教学生们历史先修课。“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不要求学生去记住什么,而是引发学生去思考。”钟春田说,历史选修课目前只学习中国古代史,比如针对“井田制”这个话题,课堂上会引发学生对此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同时会列出一些推荐书目和资料,让学生课下查资料了解,跟大学里的学习模式几乎是一样的。
开先修课程有何意义? 把大学中学衔接起来
在中学阶段开设这样的先修课程,从全国来看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在国外已有很多年历史,实践表明效果非常不错。
北大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联系不应当被割裂,中学教育不应当异化为考试强化训练班。保护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比单纯追求高考分数更为重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开始接触大学课程,为将来理性地选择大学相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够增强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培养思维方法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开设这样的课程可以很好地把大学和中学衔接起来。”封安保表示,一中曾提出“把中学办得有点大学味”,其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摸索,课程设置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希望在中学阶段倡导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兴趣,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早开始接触大学课程,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自主录取时有什么优势? 优秀档直接获笔试资格
如果单纯只从升学角度来看,学习这些先修课程可增加进入名校的砝码,入校后还可申请免修。
北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选拔录取上会参考大学先修课成绩,目前已确定的优惠政策包括:将先修课程成绩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申请材料阶段的加分因素,获得优秀档成绩的学生可获得自荐自主选拔考试笔试资格;同等条件下,具有较好成绩者可获得优先考虑的资格。
同时,对于参加竞赛的学生,若参加了先修课程的考试,在竞赛招生中,可根据其成绩给予优先考虑。学生如果最终被北大录取,前期学过的这些课程可以直接申请学分,在大学期间就可申请免修。(本报星级记者 魏永/文 徐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