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为“后职场时代”出谋划策,笨拙如我

2018-10-17 09:0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职通车]为“后职场时代”出谋划策,笨拙如我

  今年元旦过后,我就在大脑里明确种下一个事实:明年,爸妈就退休了。大半年来,该事在我心头莫名疯长,甚至投下越来越困扰的巨大阴影。即使他们一次也没主动和我提起。

  对于爸妈将退休的焦虑感,多半来自公司部门同事峰哥。谁让这家伙隔三差五就提醒我,爸妈退休可是大事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家庭关系都可能因此改变。

  5年前,峰哥的妈妈退休了,待在家中备感无聊。于是峰哥提出请老妈来北京与自己的小家庭同住,还能日日见到满心牵挂的小孙女,应该能开心许多吧?

  结果峰哥的妈妈住了一个月就坐火车回去了,理由是和小夫妻俩生活方式差别大,不习惯;且每天送完孙女上学就只能坐在地坛公园发呆,不比在老家情形更好。

  峰哥一说起此事就挺自责,觉得没能安排好妈妈的退休生活。“我妈很享受工作,50岁时还拼命加班,数年来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也没留下一两个业余爱好,因此一旦停下来就手足无措了。”说到这儿,峰哥总会无比遗憾地补一句,“老妈不知道退休后能做点什么好,可我也不知道啊。”

  和峰哥年龄相仿,我也是家中独子,背井离乡来北京打拼。结婚没几年,暂时没孩子,和媳妇养了一条狗。碰巧,我的即将要退休的老爸老妈,是一双“工作狂”。哎,万一他们的职场时钟骤然停摆,会不会也陷入无聊和迷茫?

  因此,从今年年初开始,我每次和爸妈通电话,都尽力“植入”一点关于退休的议题,打探他们对这桩事的态度。爸爸那边的反馈,豪放得一如既往,说我这问题问得可笑,提前一年半载思考退休没必要,手头工作还没做完呢!而妈妈看似也不大上心,随大流是她的核心态度——“周围人能过什么日子,我也能过”。

  或许此刻的爸妈,会觉得退休岁月仍有不短距离。但我听多了“负面案例”,由衷希望能早做准备,尽量提前制定出理想应对方案。

  大概心思细腻的女生更容易读懂父母的心意吧,公司几个女同事,听起来就做得不赖,有的在节假日带着爸妈全世界旅行,有的则让爸妈成功喜欢上在北京的新生活,其乐融融。

  清楚明白自己心思粗糙又口才不佳,于是只能在每次聊天时,抛出一个个“道听途说”的趣闻。

  “妈,最近一个同事说欧洲坐游轮旅行舒适、划算,这两年我出钱请你和爸去玩一趟呗?”

  “我们小区一个阿姨种菜种花,规模弄得不小,还把亲手栽培出来的蔬果分给邻居尝尝……”

  “爸,一哥们儿跟我讲啊,某些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去给创业公司做指导,钱多事少,还特有面子。”

  爸妈的反应,倒是淡定得出奇。电话那一头,他们也当听了一个新闻似的笑笑,或简单附和两句——我的种种“隐形建议”怕是没戳中他们兴趣点吧?上个月,他们俩来北京过中秋节。早晨起来,爸爸吃了几口早饭,一溜烟去西单逛书店了。妈妈则照例很完美主义地打扫卫生,然后乐悠悠地打算去遛狗,我见状也赶紧跟着出门。

  在小河边的长椅上,我们坐下了,我妈表情看起来好开心,应是很享受这一刻的悠然。我终于直接地问她:“你退休后就没有最想做的事情吗?”我妈假装生气地朝我翻了一个白眼:“有,我想带孙子,可你们暂时又不打算生!”

  我嗫嚅着一时无语,妈妈看我较真儿的样子,猛然笑起来:“你以为我和你爸不懂平时你那点小心思么?你们年轻人想太多了,也把我们看扁了!难道老年人就不会想明白未来规划?”

  而妈妈口中所谓的“规划”,竟是没有规划。

  妈妈和我说,其实他们会留心注意身边每一个退休同事的状态和动态,人与人的选择各不相同,但只要心里想明白了,每个选择都不会太糟糕。妈妈的办公室姐妹之前老抱怨累一辈子了,退休要好好回归家庭。才不过两个月,说帮女儿带孩子更难过,随即转身拥抱民营企业当起了总监,越做越有精神。

  爸爸的某上司“不顾亲友劝阻”,退休后执意去美国陪儿子,结果并没上演想象中“异国他乡”“孤寂老人”的剧本,那位上司轻松融入当地社区社交圈子,每周都爬山、参加party,娱乐方式比从前新潮了不止一点半点。

  “我和你爸可见过很多人退休后的样子,你们认为退休的活法有的好有的不好,但我们觉得不是大问题,不好就换一种。精力足够你爸还想下乡镇再创业呢,精神不足就去海岛度假……急什么!”

  原来,我担心父母会遭遇“退休综合征”,是我把那段人生新旅程想得太窄了。人们都说年轻人的青春贵在能“试错”,退休的父母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家有爸妈要退休,未来岁月不迷茫。若干已知的“出口”,与无限未知的新“入口”同在,汇合成最好的动力,帮助父母快乐选择名为“我想要”的那一款。我们子女呢?真心支持就好。(棠海生)

  • 相关阅读
  • 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点燃青年学子激情

    原标题: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点燃青年学子激情   北京交通大学的原创话剧《茅以升》剧照 周烨摄/光明图片   追明星、粉爱豆,往往被视作如今90后和00后的兴趣所在,而科学精神教育则往往被...

    时间:10-23
  • 22亿元 清华获国内高校最高捐赠

    原标题:22亿元 清华获国内高校最高捐赠   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昨天在清华大学举行捐赠仪式,未来10年内将向清华大学捐资2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端人...

    时间:10-23
  • 全球音乐教育联盟跨国培养音乐人才

    原标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跨国培养音乐人才 日前,记者从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2018全球音乐教育联盟校长交流季”上获悉:“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将开启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中国音乐学院将与联盟...

    时间:10-23
  • “00后”舞台上演绎科学大师 科学精神在话剧中薪火相传

    原标题:科学精神在话剧中薪火相传 “在追寻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没有老师,更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实事求是!人类就是不断在推翻和创新中发展,科学更是愈辩愈明,愈辩离真理愈近!”中国地质大学(...

    时间:10-2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创话剧《大地之光》亮相南京

    原标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创话剧《大地之光》亮相南京   人民网武汉10月21日电 (张沛)“无论大环境怎么变,你自己不能变,你的追求和梦想不能变。”10月2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

    时间:10-22
  • 2018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江苏汇演启动

    原标题:2018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江苏汇演启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2018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江...

    时间:10-22
  • 法官提醒:学生签订培训和贷款合同务必慎重

    原标题:法官提醒:学生签订培训和贷款合同务必慎重   从裸贷到培训贷,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各种贷款五花八门,由此产生的官司和纠纷也快速增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天津市和平区...

    时间:10-22
  • 求学路上的“份子钱”你随不随?有人拉黑了同学

    原标题:求学路上的“份子钱”你随不随?有人拉黑了同学   “我拉黑了几个让我去参加婚礼的同学。”   甄珍今年大三,她觉得自己平常是个“挺怂的”的人,但在“随份子”这件事上做得很决绝...

    时间:10-22
  • 近九成大一新生有考研念头 大三准备就是输在起跑线?

    原标题:近九成大一新生有考研念头 大三准备就是输在起跑线?   大三准备考研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今年暑假,收到湖南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后,尹妮琦就决定:争取能够保研到南京大学深造,...

    时间:10-22
  • 教育部要求狠抓全国高校本科教育 取消“清考”文凭难“混”

    原标题:教育部要求狠抓全国高校本科教育 取消“清考”文凭难“混”   “高中辛苦三年,上大学就轻松了!”不少家长或中学老师常说的这句话将变得不合时宜。今年6月底,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