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90后”女孩:我的“零浪费”生活

2018-12-04 08:2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90后”女孩:我的“零浪费”生活

破解城市“垃圾围城”的难题,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积极作为,更需要每个个体和全社会的参与。如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零浪费”正在兴起。“零浪费”不是指没有任何垃圾,而是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垃圾的产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从我做起,把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余元就是这样一位实践者,她创造了三个月产生两罐小玻璃瓶垃圾的奇迹,令许多人赞叹。余元是如何实现垃圾减量的?请跟随笔者走进她的“零浪费”生活。

装满垃圾的玻璃罐

余元(左)邀请零浪费先驱者Bea到中国做分享

余元的零浪费无包装商店

今年27岁的余元曾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去年,她辞职放弃了还算不错的薪水,和她的男友Joe用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生活。

“当时,我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生活垃圾。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产生的生活垃圾,只有小小的2个杯子那么大的玻璃罐那么多。”余元对笔者说道。

这两个玻璃罐中的垃圾有桶装水的塑封胶带、用过的膏药、药片盒、玻璃瓶上的广告标贴、还有快递包装袋、商品袋、零食袋等。两个人、3个月,产生了两罐500ml的垃圾,这听上去令人不可思议,但余元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垃圾减量方法。

余元说:“我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意识购买、使用和处理自己的东西,比如买东西时尽可能买一些可以反复使用或者纯天然材质的,这样可以自然降解。我还会更多地考虑买二手物品,以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出门吃饭,余元会带上自己的便当盒和餐具;去菜市场买菜,她会用自己的布袋代替塑料袋;平时常用的牙膏、沐浴液,她会用无添加的原料亲手去做,做出来的东西可以降解,不会产生垃圾。

余元还用一个不锈钢的容器把日常的厨余垃圾攒起来,放在冰箱中冷藏7到10天,然后,把这些厨余垃圾倒进用收纳箱做好的堆肥桶中,在收纳箱的四周打好孔,保持空气流通,最后,把这些垃圾与泥土、干树叶一起搅拌混合,经过2个月的自然分解后,就能把食物残渣变成黑金土肥料。

余元说,“零浪费生活提倡6R原则,即Refuse,Reduce,Reuse,Repair,Recycle,Rot。(拒绝、减少、重复使用、维修保养、回收、分解),其实,这是鼓励大家少回收,少产生垃圾,从源头做到垃圾减量,而不只是依赖回收。”

一次偶然中,余元在网上看到了一种能反复使用12年的卫生巾。这种卫生巾可水洗,每次只需要用热水消毒3-5分钟,就能循环使用。“其实我最开始去买它是带着一种好奇心,但后来发现真的很好用,可以帮助我减少非常多不必要的垃圾。”现在,余元已经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

其实,余元也曾经是个疯狂的消费者,她最早居住的1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可以塞上四五百件衣服,来个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是两年前,余元在网上看到,一个美国家庭一家四口一年只产生一个罐子垃圾的视频,令她非常震惊,意识到原来世界上竟然有“零浪费”这种生活方式。

这件事情令余元开始反思,她决定彻底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于是,她带着1/10的东西和男友搬到了北京三环的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人开始了减少日常生活垃圾的尝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输出。他们把垃圾堆里的红色躺椅捡回家,用4元钱在市集上收集到一双牛皮鞋。“

现在,这对小情侣在北京南锣鼓巷开了一家名叫THE BULK HOUSE(零浪费无包装商店)的小店,继续倡导“零浪费”生活,用不锈钢吸管代替塑料吸管,还把用过的米袋子旧物改造成时尚手包、背包,把旧布料做的衣服和枕套,用闲置纸盒邮寄快递,受到了顾客欢迎。

余元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也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现在他们出去买东西都会带上自己的布袋子,平时尽量少点外卖。其实‘零浪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把‘零浪费’拆成多个小的步骤,然后从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去尝试它、完善它、践行它,就会发现它其实很简单。”(董佳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04日 第 08 版)

  • 相关阅读
  • 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顶岗实习缘何变成顶岗劳动力?

    原标题: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顶岗实习缘何变成顶岗劳动力?   不干,可能拿不到毕业证;继续实习,学不到技术,还浪费时间   “顶岗实习”缘何变成了“顶岗劳动力”?   每天工作超过1...

    时间:12-04
  • 老师业余、就业一般 高校注水专业为什么还在办?

    原标题:老师业余、就业一般 高校注水专业为什么还在办?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有人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话,这个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抬不起头。因此,对不起良心的专...

    时间:12-04
  • 八旬爷爷擅长风筝特技表演 好友遍及高校学子

    原标题:八旬爷爷擅长风筝特技表演 好友遍及高校学子   陈伯正在放风筝。   陈伯制作的风筝轮。   他佝偻着精瘦的身板,坐在小胶凳上,随手一甩,风筝稳当地飘于空中,时而左右乱...

    时间:12-04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在京成立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近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方工业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思想教育研究》编辑...

    时间:12-03
  • 商洛职院被授予省人防宣教“双百工程”示范学校

      商洛之窗讯(仁坊)11月27日,市人防办在商州举行“双百工程”示范学校挂(授)牌仪式,为商洛职业技木学院挂牌授牌,标志着该院创建省级人防宣教示范学校成功。  授牌仪式上,市人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了...

    时间:12-03
  • 北京林业大学成立草业与草原学院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日前,北京林业大学宣布成立草业与草原学院,这是林业类院校中的第一家。该学院将以草业科学本科教育为基础,以草业研究生教育为主导,培养服务草原生态建设与管理的人才。...

    时间:12-03
  • 中俄学者深度对话 强化语言政策成果交流互鉴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孙竞)近日,应俄罗斯第七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一行访问俄罗斯。期间,北京语言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中俄语言政策论坛,该论坛...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