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兰州大学庆振轩: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2018-12-14 16:50: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木质的屏风后藏着一个植满花木的天井,细雨中的文科楼在一分部伫立,走进这座楼,在兰州大学教授庆振轩办公室简单的陈设中,最多的还是各类书籍。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庆振轩来到兰大的第四十个年头。作为兰大文学院的老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古代文学暨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庆振轩还有不少他口中称为“不务正业”的学术职务: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

结缘兰大:金城早已是故乡

“四十年了,往事如烟难忘却啊”,与兰大结缘的过往从庆老师不疾不徐的语调中缓缓流出,那些曾经的记忆依旧清晰。

1978年,幸运的庆振轩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历史机遇,成为第一届全国统招的大学生。从没有来过西北的他,第一志愿决定填写:兰州大学中文系。说起当年的那次高考,庆老师忍不住笑了:“我当时数学才考了四分,好在其他科目分数高。”如今想来能够进入兰大归功于庆振轩从小喜爱读书的文学积累,高考之前的六年代课经历也为他广泛阅读提供了便利。

四年后庆振轩大学毕业,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毕业时可供选择的单位和机会很多,待遇更是优渥,“当时的社会经历过十年人才断层,所以我们毕业那会儿和你们现在的境况可以说完全不同,那时招生简章就明确写到:兰大中文系负责为普通高校培养师资。”在同窗们纷纷前往各地高就的分岔路口,庆振轩选择留下来,留在兰大,留在西北。

改革开放,南风劲吹。许多老师陆续开始投入沿海高校的怀抱,用庆振轩的话说就是:“先是‘孔雀东南飞’,然后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时的庆振轩尚属青年,正是抱负远大的时候,也有其他高校向他抛来橄榄枝,“人生的好多事,可能也不仅仅是理性在起作用,对兰大的割舍不断的感情让我留了下来。”步入花甲,回顾过去,兰州正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对他而言,金城早已是故乡。

传承师志,教书育人

“老师”这个词,在庆振轩心中分量很重,是一路以来所遇恩师开启了他学术研究的大门,他们的言传身教让他体味到这一职业的崇高,也坚定了他留校任教筑梦讲台的选择。

庆振轩聆听过诸多学界大咖的教诲:语言学界的一面旗帜——黄伯荣先生曾教授过他《现代汉语》课,祝敏彻先生给他讲授过《古代汉语》,除此之外还有吴小美先生的《现代文学》,徐清辉先生的《外国文学》,李伯勋、刘满两位先生讲的《先秦两汉文学》,李东文先生讲《宋元文学》……大三时,因为对苏轼词的理解不同,他和李东文老师在课间争论了十几分钟,快要上课时才被打断。“老师让我下午到他家继续讨论,最终讨论了整整一下午”。

正是兰大老教师们这样的宽容与培养深深感染到他,也奠定了他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后来也正是在李老师的推荐下,庆振轩决心留校任教。任教后,由于工作关系,林家英先生成了庆振轩接触较多,也让他受益颇多的恩师。林老师“创作、鉴赏、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术研究特色给予了他多方面的启迪,同时他与林先生合作,写了第一篇有关李清照的鉴赏文章,林先生还推荐他写的研究型文字在《百家唐宋新诗话》和《百家唐宋新词话》上发表……老师们给予他教学科研上的帮助与提携,庆振轩一直感念在心,并将这份情谊传承了下去。

“我们上了年纪的老师,子女都在外工作学习,青年学子进入兰大,我们看到这些娃娃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子女一样,是非常亲切的一种感觉,是亲情。”从教三十余年,庆振轩的学生有的已在兰大任教,成为“庆二代”,更多的学生走向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同学们的成就往往会让他感到自豪,有时也会为他们的工作变动、婚姻家庭,甚至一篇论文的选题、修改、发表提出自己的意见。“我非常高兴和学生们接触,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也感觉到我年轻了,同学们的青春活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庆振轩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不知老之将至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恢复高考,没有在兰州大学的学习经历,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我们一代人的今天。” 而对于如今正值青春年华充满理想的兰大学子,庆老师最殷切的寄语就是: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根据我对现在学生的观察,只有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同学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看到有些学生不够积极的状态,庆振轩也十分着急,他希望每一位学生进入大学后能从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去规划人生,不要在迷茫中得过且过。

对于已然过往的人生,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于未知的人生之路,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已然融进了庆振轩的心胸,如何对待人生中的风雨,是先哲们追寻的命题,是研究者探索到的真谛,更是老师的殷殷嘱托:“我希望兰大学子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面对人世未来的风雨时,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曾经追求过、奋斗过、经历过、体味过,已经没有遗憾。”

“面对晚年,哪怕是夕阳,也是灿烂的;哪怕是秋风,也吹来的是丰收的喜悦”,庆老师拿起他的2002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辑注》,眼神中仍是难掩的光芒,三十余年间,他置身书山学海,承恩师探索前行之路,与学子共飨文学美妙,悠悠然不知老之将至。(脱畅 王耀辉)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各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赵婀娜)首届全国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工作研讨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以“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索与创新”为主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时间:12-14
  • 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京启动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马晶晶、赵婀娜)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日前在京启动,“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同时开班。 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

    时间:12-14
  • “未来学校“什么样?新技术将助力教学改革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丁雅诵)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部分课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针对高考改革的目标思路与挑战、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未...

    时间:12-14
  • 中央音乐学院庆改革开放40年 展示优秀创作成果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中国与世界——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周年庆”系列活动在京举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表示,本次活动梳理和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人才培...

    时间:12-14
  • 遗憾!云南一女大学生失联6天 家人等来噩耗

    原标题:遗憾!云南一女大学生失联6天 家人等来噩耗   上周四,位于安宁的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读书的大二学生张隋鸿还和母亲及家人正常通电话。可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2月7日,张隋鸿的电话就无...

    时间:12-14
  • 国家开放大学:匠心打造思政教育新模式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国家开放大学“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表示,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

    时间:12-14
  • 如何培养优秀职业化骨干教师

    原标题:如何培养优秀职业化骨干教师 教师队伍是孔子学院建设发展的根本,而职业化教师队伍又是其中的关键。实践证明,职业化骨干教师因为熟悉和了解所在国的教育文化和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跨文...

    时间:12-14
  • 大学生“双十二”网购调查:超5成网购时最关心商品质量

    原标题:大学生“双十二”网购调查:超5成网购时最关心商品质量 继“双十一”之后,“双十二”网购也受到人们关注。那么,今年“双十二”网购中,有多少大学生进行网购?都买了哪些物品?消费了多...

    时间:12-14
  • 南昌大学就限电停电致歉 已完成紧急改造实现供电

    原标题:南昌大学就限电停电致歉 已完成紧急改造实现供电   近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断续停电5天”一事,引发网友热议。13日晚间,南昌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指出,13日凌晨02:30已...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