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拼”在科研教学前线

2019-02-20 09:2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拼”在科研教学前线

寒假的大学校园里有些冷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恩泽却仿佛不知道假期为何物,依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早上9点多来办公室,下午5点多离开,是这位百岁老人的工作常态。

杨恩泽教授是我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曾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正规光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从教七十五载如一日,至今依然定期到实验室报到。“杨老的时间表是没有周六日的,也不分寒暑假。”在天津大学光纤通信实验室的师生们心目中,杨老先生的“拼”是激励大家科研奋斗的精神财富。

这个寒假,除了过年回南方探亲4天,杨恩泽几乎每天都会来办公室工作。他说:“生命在于运动。体力运动锻炼自己的身体,脑力运动让大脑保持健康。”这位出生于1919年、今年正好百岁高龄的教授主动给自己布置了“寒假作业”:一方面继续搞科研,帮助团队在改善光电振荡器性能和激光测距等领域攻坚克难,另一方面义务帮助指导研究生。“先生这次回家探亲之前,还提前要了我们几个博士生的论文,说是带回去没事看看,帮我们指导、修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生马闯感慨地说,每次看到杨先生工作的劲头儿,就觉得自己还不够勤奋。

科研教学之外,杨恩泽还默默资助许多贫困学子,并为他的家乡广东省饶平县捐建科学楼,设立奖学金。迄今为止,杨恩泽已累计捐资助学50余万元。他嘱咐儿女,如果他活不到完成助学目标的那一天,一定要帮助他实现诺言。

杨恩泽常说,人这一生活着,只要能为国家做些事就行了。“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回报给党和人民。(陈欣然)

  • 相关阅读
  •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工科博士的十四次登场

    原标题:《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工科博士的十四次登场   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供图   2月14日晚,陈更站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决赛的选手台前,两根麻花辫,一身蓝色民...

    时间:02-21
  • 大学教师高位截瘫 病床上完成博士论文

    原标题:大学教师高位截瘫 病床上完成博士论文 马超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与导师(右)和学妹合影。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程亚龙)高位截瘫的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物流工程系教师...

    时间:02-20
  • 高校贫困生因挂科无法享受助学金?教育部门回应

    原标题:高校贫困生因挂科无法享受助学金?教育部门回应 高校贫困生反映,自己因为挂科无法享受资助。 “我是专升本,英语底子弱,去年期末考试不小心挂了一科,今年就没有领到助学金。”近...

    时间:02-19
  • 让学生受锻炼 让农民得实惠

    从去年开始,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员梁云飞在导师叶保华副教授的指导下,为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做金蝉养殖培训。往来于农田和实验室的他,尽管非常忙碌但却并不孤...

    时间:0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