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大学楼管大叔13年拾金不昧 累计价值26万元

2019-02-27 09:1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彭可馨/摄

“余大叔,真的谢谢您!”学生从余昌权手里接过自己丢失的手机连声道谢,余昌权叮嘱着下次注意保管好。自2006年起担任中南民族大学15栋教学楼楼管以来,类似的场景就不断上演。

在中南民族大学学子眼里,他是热心助人的“余大叔”,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小至几元的笔记本,大至近万元的单反相机,手机、钱包、电脑等也不可胜数,13年来,他拾金不昧,累计价值近26万元,其中绝大部分失物都在他的帮助下物归原主。

毕业生离校前

专程和楼管大叔道别

15栋一楼值班处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失物登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相机、手机、钱包、MP3、手表、U盘等失物明细。

对手机、钱包等价值较高的失物,余昌权在值班室显眼处挂了一块小黑板,标明拾到物品的日期及特征;对无法识别失主的银行卡及钥匙,余昌权则把它们归集到办公桌上,供学生认领。

为了归还失物,余昌权费了许多心思,渐渐有了自己的“小妙招”:若是捡到的手机可以打开,他便根据手机中失主较为亲近的家人朋友的电话通知到失主;若手机设置了密码锁,余师傅就把内存卡取出来放在自己手机里寻找失主信息。已过花甲的余昌权与时俱进,开始使用QQ、微信发布失物信息,并号召学生帮忙扩散,许多学生为他的热心肠所感染,纷纷转发。

13年时间里,余昌权在教室里捡到的物品不计其数。“像老余这样不辞辛苦地为失主劳心费力解决问题,当真是难能可贵,我们都打心底佩服他!”余昌权的同事感叹。很多毕业生在民大和余师傅有了感情,在离校前会专程和他道别。

每天早上5点半开始工作

13年如一日

15栋是个大教学楼,教室就有300余间。余昌权每天早上5点半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把所有教室门都打开,以便工作人员做卫生,每天晚上同学们放学后他还要挨个检查门窗、空调、多媒体设备是否锁好关好,所有事情忙完通常就已经很晚了。15栋楼层最高的教室在10楼,13年的时间里,他爬楼梯上上下下几万次。

上下课间的人员进出高峰期,余昌权在自行车电动车停放处来回巡视,督促同学们把车子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如今,67岁的余昌权仍在15栋做着普通的楼管工作,若捡到失物也一如既往地“负责到底”。

在他看来,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同学们对他好,他就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回报学生、回报民大。“这也是一名普通老党员对待工作的最朴素的心声。”余昌权一边翻着失物登记本一边说道。

  • 相关阅读
  • 上海交大学子寒假“行万里路” 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71支行业教育专项实践团,引导大一、大二学生,分赴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企业...

    时间:02-27
  • 大学录取是否应考虑种族因素?民调称73%美国人说不

    近年来,教育平权、种族配额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哈佛大学被控在录取过程中歧视亚裔申请者的案件,还在等待联邦法官的判决,因相同原因被起诉的还有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据皮尤研究中心25日民调...

    时间:02-26
  • 浙大5500名大一新生 交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

    原标题:和奶奶聊天 才发现她也曾经年轻 最近浙大学生返校,2018级的5500多名大一学生,都要求交一份寒假作业。 这是该校求是学院发布的“六个一”寒假成长计划,包括:精读一本好书、了解一所...

    时间:02-26
  •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揭示玉米籽粒发育重要机制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 近日,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宋任涛课题组的...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