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探访中国教师博物馆 第一代计算机原来长这样

2019-03-04 09:42:00

来源:齐鲁晚报

我国唯一保存至今的第一代计算机103机。 郭立伟/摄

博物馆内陈列的部分教具,包括戒尺、摇铃、教铃等。

近日,记者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参观中国教师博物馆,揭开中国教师博物馆预博馆的“神秘面纱”。作为中国首家教师主题的博物馆,里面珍藏了很多象征教育和教师发展历史、反映教育和教师活动的文献、证照、教材、教具、建筑遗迹等,同时包括古今中外教育人士的手稿、著作及工作生活用品等各类实物。据介绍,正式馆位于规划中的世界儒学中心内,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中国有了首座教师主题博物馆

中国教师博物馆是全国首座也是唯一教师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填补了我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博物馆建设的空白。

“博物馆办馆宗旨是‘为国弘文’,定位于‘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具有传统文化底蕴、教师文化馆藏、师德教育功能三方面特色。”曲阜师范大学校长张洪海介绍。

据介绍,中国教师博物馆将由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顾明远担任荣誉馆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具体到建设渊源,张洪海介绍,中国教师博物馆由国家督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戚万学率先提出倡议,由曲阜师范大学落地筹建。2018年3月,教育部向全国教育系统发文,组织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捐赠文物。2018年10月,一期展馆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成,并举行了首次展览。

张洪海介绍,我国有文字和实物证实的学校教育活动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专业性教师博物馆的建设却十分欠缺,与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教学史和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严重不符,远没有受到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在“至圣先师”孔子的家乡建设一座以中国教师为展示主题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把藏品放到博物馆,我很放心”

在中国教师博物馆现场,记者见到了今年67岁的郭新民。郭新民是济宁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开过店铺卖过文房四宝,后来从事新闻记者。“我的子女都不研究这个,听说咱曲阜要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我立刻就来捐了,放到博物馆,传给子孙后代,我放心。”郭新民告诉记者。据介绍,他总共捐赠了六件藏品,包括宋元、明清年间的都有。

曲阜师范大学2004级校友丰杨,捐赠了16件藏品。丰杨告诉记者,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收藏东西,目前在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有感于母校要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丰杨称,“捐赠是因为情怀”。据了解,目前博物馆内的藏品来源于多个渠道,主要包括捐赠和购买。

中国教师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孙祥广介绍,“博物馆分四大馆舍布局,包括陈列区、研究区、体验区和服务区。”

博物馆拥有五大功能定位,包括教育文物收藏、教育遗产研究、师德教育涵养、教师文化交流和公众文化休闲。其中,教育文物收藏,钩沉教师历史,展示了反映教育和教师活动的文献、证照、教材、教具、建筑遗迹等,包括古今中外教育人士的手稿、著作及工作生活用品等各类实物。

“现在已有的代表性教育文物有我国唯一保存至今的第一代计算机103机、我国首版教材(我国最早的历史、数学、教育等各学科教材)及陶行知等名师大家的珍贵手稿等。”孙祥广说。记者在展览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教材书籍,以及陶行知、鲁迅、黄大年等名家珍贵资料,还有各个年代的试卷试题等,展现了中国教师发展历史。

“目前我们所在的只是中国教师博物馆的预博馆,只有300平米左右,而正式的博物馆占地5.2万平方米,将于3年内建成。”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扈庆学介绍,预博馆在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内部,而正式的博物馆位于规划中的世界儒学中心内。(郭立伟)

  • 相关阅读
  • 浙理“实验室情侣” 双双保研浙大

    原标题:浙理“实验室情侣” 双双保研浙大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有一对“学霸情侣”——闫梦蝶和叶柏镛,两人双双保研浙大的喜讯在学校中传开,引得学弟学妹们心生羡慕。   他们两人都是材...

    时间:03-04
  • 宿管阿姨把楼栋700名学生认全了

    宿管阿姨张红(左三)和学生在一起 宁婉颖/摄 “等一下!你不是我们这栋楼的同学吧?请出示一下你的学生证!”3日下午,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南苑二舍的宿管员张红从值班室里跑出来,叫住...

    时间:03-04
  • 中央民大:坚持以质量立校 奋推“双一流”建设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第3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中央民族大学也处于“双一流”建设...

    时间:03-01
  • 中沙青年对话会在北二外举行 两国青年共写“福”字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近日,“中沙文化交融·2018”中沙青年对话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朱佩芬说:“青年是中沙关系的希望和未来,今天的活动为两国青年提供了重要...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