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我国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的清江生物群

2019-03-22 18:41:00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新物种(来源:西北大学)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李依环)据西北大学消息,该校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首次公布该团队在我国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命名为“清江生物群”。这是进化古生物学界又一突破性发现,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今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清江生物群模拟图(来源:西北大学)

《科学》杂志同期刊发了题为“寒武纪化石宝库”的专家评论文章。“清江生物群是令人震惊的科学发现!其化石丰度、多样性和保真度世界一流,科学价值巨大。后续研究将有望填补我们对于寒武纪大爆发的认知空白并解决动物门类起源演化方面一系列科学问题。” 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Allison C. Daley评价。

据悉,寒武纪大爆发与生命起源、智能起源等重大里程碑事件一起被列为六大自然科学难题。团队负责人介绍,与我国云南寒武纪早期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研究成果一样,本次发现的清江生物群也处于寒武纪动物门类爆发式起源演化的极盛时期。二者代表了同一时期不同古地理环境下全新的生物群落,其科学研究价值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傅东静指出,此次发现的清江生物群,在4351件化石标本中,已分类鉴定出109个属,其中53%为此前从未有过记录的全新属种。生物统计学“稀疏度曲线”分析显示,清江生物群的物种多样性将有望超过包含布尔吉斯和澄江在内的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纪软躯体化石库。

傅东静表示,清江生物群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新属种比例最高、后生动物相对多样性最大、软躯体生物类群最多、化石形态保真度最优、原生有机质的埋藏保存最好等五个方面。此外,清江生物群化石主要以原生碳质薄膜形式保存,未经明显的成岩作用和风化作用改造,是开展埋藏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进而开展深入古环境研究的理想素材。

  • 相关阅读
  • 杨明晖博士:潜心学术,用心育人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为期三个月的访学结束后,杨明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谈及此次访学的经历,杨明晖向我们娓娓道来。 杨明晖,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会计学)博士,...

    时间:03-27
  • 北理工举行第四届“特立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何淼 李依环)今日,北京理工大学第四届“特立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1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70余名海外青年学...

    时间:03-22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中国矿业大学调研:对学校提出六点希望

    陈宝生部长讲话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何淼)3月21日上午,在中国矿业大学喜迎建校110周年之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中国矿业大学调研,江苏省副省长王江陪同调研。 座谈...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