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战场精确打击
谋求领取信息化战场“通行证”
目前,一些军事强国为了积极推进其新军事战略,能够领取到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战场通行证”,均不遗余力地在加快信息化战略转型,着力加强包括全资产可视性系统、在运物资可视性系统和全球联合作战保障可视性系统建设。同时,高度重视前沿科技攻关,在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激光及无线频谱自动识别和智能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据悉,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相比,美军武器装备及其联合作战优势程度空前增强,其高精度弹药比例不断增加,由10%上升到68%;战场“保障链”迅速缩短,由过去80至101分钟缩短到10分钟之内。然而,战时如果没有全维信息感知系统的强力支持,任何高强度联合作战保障力量与军事打击力量都将难以形成合力。
所以有关专家强调,面对信息化战争,如何领取“战场通行证”?已成为横亘在现代兵家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因此,必须以全面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水平为根本,审时度势,搞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联合作战全维感知体系实现战略转型。
面向未来构建智能感知体系
从联合作战体系未来发展趋势看,全维感知型联合作战预置保障力量已经开始悄然从后台大步走向了前台。所以,军事强国专家纷纷强调:“世界正在向保障威力超过炸弹威力的方向迅疾转变”“先行保障在未来战争中等同于胜利”。
据悉,美国防部在《202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即提出了“先期储备、快速储备”的发展战略。海湾战争中,美军为准备实施大规模地面战,曾提前一年就在海湾地区储备了27亿美元的装备保障物资;而在伊拉克战争时,美军又提出“以先行保障取代保障规模”,为先头部队储备了每日高达5000吨弹药的消耗量,并动用5万余人次技术保障力量和7000余辆运输车,着力实施全维感知和精确作战精确保障。此外,印度、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也着眼新时期军事变革,纷纷提出了“超前储备”“预置保障”“倍数保障”等新的理念,并致力加快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全维智能感知体系。
近期以来,军事强国积极发展“全球智能感知系统”已渐成趋势。其战略重点包括,建立以空军运输力量为主、预备役空运力量和地方航空运输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远程智能空运力量体系,以全面提升远程智能全维感知战略水平。近来,外军还在积极探寻“积木式”“魔方式”全球智能感知灵巧作战与保障特点和规律,为全面推进新军事战略开辟智能化通路。(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