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日媒:发展模式决定中国航天无法与美国匹敌

日媒:发展模式决定中国航天无法与美国匹敌

2013-10-10 17:27:55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令美国业界感到紧张,“中国航天将超越美国”的声音被美媒热炒,然而日媒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日本《外交学者》杂志 10月6日发表文章称,虽然中国正在努力推进航天技术商业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但受限于发展模式、科技水平和研发经验等因素,其人造卫星无论在数量还是性能上,都远远落后于美国。

  文章表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在商业领域开展载人航空技术研究。在商业载人综合能力项目(CCiCap)最后阶段,NASA与内华达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和波音公司(Boeing Company)签署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商业宇宙飞船,于2015年将美国宇航员送入太空。这表明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太空商业的利益紧密相连。

  与此相反,中国太空商业的发展则刚刚起步。中国航天领域的发展模式与俄罗斯类似——依赖国家资本和国家干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利益在航空领域地位突出,导致该领域的保护主义倾向,最终会妨碍创新人才的出现,这意味着商业领域不发达会限制创新潜力。

  文章认为,中国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这种模式目前发展良好,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其可持续性将有待观察。如果国家资助存在上限或者逐渐减少,而太空商业又发展不充分,中国将难以保持过去15年的推进速度。

  同时,航天技术发展的经验也不容忽视。美国宇航员已进行了成千上万小时的太空飞行,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中国则要从头做起,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文章称,中国航天事业要保持原有发展速度必须进行改革。鼓励私营力量进入航天技术研究领域将促进创新,减少公共开支,同时激发创新思维,让航天技术发展不再受限于国家财政。同时,中国商业航天技术也在蓬勃发展。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正寻求中国的航天技术和发射技术支持。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非洲国家也已提出了技术需求。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东南亚也颇具市场,这将产生巨大商业利益,用以技术研发。因此,中国应不断挖掘潜在市场,广泛投资教育事业。

  《外交学者》最后表示,中国的航天技术虽然近年来取得巨大进步,但要与美国匹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依赖国家投资,这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美国依靠商业领域发展航天技术的模式更具创新性,同时也减轻纳税人负担。

  • 相关阅读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的统一要求和部署,7月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在京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党...

    时间:07-05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回应质疑

      昨天,国新办举行天宫一号与神十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发布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回应了“王亚平是否1980年生”、“聂海胜体重为什么长7公斤”等质疑。神九航天员给神十航天员留下的礼物...

    时间:06-27
  • 从国防部五院到航天集团:中国航天院所发展史

      从钱学森领衔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到今天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被称为传奇的50多个年头。  本刊日前采访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室原支部书记、火箭控制专家李...

    时间:06-21
  • 舌尖上的天宫: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进步

      神舟十号是我国第五次载人飞行,是应用性飞行的开始,从研发到应用阶段的变化,也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历程。航天食品作为航天员太空生活的必须品,也从无到有,一同成长进步。  从口味单一...

    时间:06-13
  • 中国航天人剑指苍穹

      “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近日发布的这条权威信息,把之前发布的发射时间窗口“6月至8月间”大幅缩小,国人的航...

    时间:06-08
  • 中国航天二院203所填补国内空白

      近日,中国航天二院203所成功研制出多通道频标比对装置,解决了高指标原子频标产品的测试问题。该装置在性能上已经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同类测试设备空白。  该装置主要用于高指标原子频标频率稳定特...

    时间:04-24
  • 中国航天员中心失重性骨丢失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英贤研究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携手攻关,经过近4年的反复实验,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的分子医学研究,已取得世界级的突破...

    时间:12-10
  • 欧洲宇航员开始学中文 未来可能搭乘中国航天器

      据外媒报道,欧洲宇航局的官员托马斯·莱特(ThomasReiter)11日称,欧洲宇航局正在与中国航天部门展开协商,希望将来欧洲的航天员能搭载中国的航天器飞入太空。  欧洲尚没有能够载人进入地球轨道的航天器...

    时间:09-12
  • 市政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中国航天六院达成合作共识

    9月10日至11日,市长杨冠军第三次走进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叩门商谈合作事宜,寻求合作项目。...

    时间:09-12
  • 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50年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守护着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  1962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四川南部小城泸州市远郊的高坝,成立了中国固体发动机研究所。  1...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