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挪威“宙斯盾舰”的撞船“魔咒”

2018-11-23 08:50:00

来源:解放军报

“英斯塔”号护卫舰与“索拉”号油轮相撞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近日,挪威海军总参谋长宣布,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在挪威卑尔根附近水域与“索拉”号油轮相撞的“英斯塔”号护卫舰,现在的状态已经趋于稳定。

事发后,挪威军方一直对“英斯塔”号护卫舰被撞沉没的原因三缄其口,但挪威媒体并不罢休。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装备了先进“宙斯盾”系统的战舰会“看”不见庞然大物般的油轮而发生碰撞?为作战而打造的护卫舰为何如此轻易就倾覆沉没?到底是什么“击沉”了这艘价值数亿美元的军舰?

综合挪威《世界之路报》发布的事故前后无线电通话音频记录,以及挪威军方公布的有限信息,或许可以还原当时的部分情形。

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哪国军舰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索拉”号油轮的船长死死盯着面前的航海雷达屏。屏幕上,一个没有任何标记和识别信号的小亮点,朝着这艘正在北上的油轮笔直地开过来。

船长身旁的大副高呼:“哦,天哪!看起来它至少有17节的航速。”

作为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附近聚集了不少石油公司和储存基地。北海上各大钻井平台开采的石油是挪威源源不断的经济命脉。卑尔根最窄处不足5千米的这条水道,便是挪威石油动脉的必经之路。即便是凌晨,附近也有五六艘船穿梭于此。这艘希腊油轮此时正航行在这条繁忙的水道上。

民船不可能在这么窄的水道开得那么快。“嗯,毫无疑问,这是一艘北约军舰。”船长笃定地说。

船长的身下,是排水量达18万吨的超大型油轮。满载着原油的它刚刚从不远处的石油基地起航,准备开往外海。

看着笔直冲过来的北约军舰,船长分外紧张。要知道“索拉”号全长250米,此时正在以6节的航速慢慢挪动。与车辆和飞机不同,大型油轮的惯性巨大,操纵“反射弧”极长,它根本来不及躲开这艘如同莽夫一般的北约军舰。

船长相信,凭借军舰的机动性,能够轻易躲开自己。不过,为保险起见,他还是拿起无线电呼叫负责这处水道的船舶航行管理中心,询问情况。

管理中心表示,这艘军舰没有报备,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哪国军舰。

这艘以探险家命名的军舰没有躲过险情

“又是一帮不守规矩的水兵!”希腊船长狠狠挂断了无线电。

这年头横冲直撞的军舰太多了。最近几年,光是美国海军就发生20余起撞船事故。尤其是“宙斯盾舰”,像中了魔咒一般,与民船连环相撞。

他赶忙在公共频道不断呼叫:“你舰是否要开过来?”

无线电那头传来水兵略显沙哑的声音:“是的,没错。”

“请立刻向右转舵。”希腊船长警告道。

无线电那头水兵回复:“那样的话,我舰会太靠近浅滩。”船长听后有些气愤,因为他知道,浅滩之间明明还有很大一块航道。

看着距离正在快速缩短,船长的声音抬高了几度:“如果你舰要继续开过来,必须右转舵。”

接下来是数秒的沉默。

身边的大副告诉船长,刚刚航行管理中心发来消息说,经过查证,这艘北约军舰是挪威海军的主力战舰“英斯塔”号护卫舰。

“英斯塔”号满载排水量5290吨,是挪威海军最大的军舰之一,也是世界上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最小“宙斯盾舰”之一。

“英斯塔”号护卫舰由西班牙纳凡蒂亚造船公司建造,于2007年下水, 2009年正式交付挪威皇家海军。该舰以挪威20世纪著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是挪威海军5艘“南森”级护卫舰中的第4艘。

无线电再次响起,传来“英斯塔”的声音:“我已经向右打了几度,我会过去的。”

瞥了一眼雷达图,船长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航海经验说:“没用!‘英斯塔’号,你现在必须做些什么,你舰太接近了。”

无线电再次沉默。此时,船长已经能在黑夜中依稀看见这艘军舰,它甚至连航行灯都没有打开。

一切为时已晚。数秒之后,只听见一声巨响,伴随着脚下甲板轻微的震动,船长喃喃自语道:“这艘军舰完蛋了。”

军舰几乎沉没,只剩下雷达露出水面

船长只能再次拿起无线电向航行管理中心报告:“我撞上了,是那艘军舰”。

他对自己的船反而没什么可担忧,只是派了两个人去船头看看。

的确,对于排水量18万吨的“索拉”号而言,在这里活动的军舰全部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船”。

船长一边暗暗祈祷不会有倒霉的水兵因此丧命,一边让大副等船停稳后就地下锚。

军舰被油轮开了一个大裂口,海水快速涌入,为防止沉没只能朝着最近的海岸冲滩搁浅。

11月海上的冷风吹在脸上有些刺痛。平时耀武扬威的军舰,现在像失了魂一样斜搭在礁石上,右侧那道8米长的恐怖裂口,露出里面的管线。

天亮了,开始涨潮了,海水更快速地涌入军舰。它斜得更厉害了。

到了中午,潮水开始退去。“英斯塔”稳定下来,没有被带回大海,但却失去了浮力,彻底歪在礁石上,露出船底黑色的油漆。随后,大量钢缆被运来固定军舰。

第三天,固定军舰的钢缆全部断了。军舰几乎完全被淹没,只剩下雷达露出水面。

现在,挪威军方已经封锁了那片海岸。

撞船事故的原因,绝大部分并非装备本身的故障

船长被事故调查委员会带走了,但第二天就被释放回来。

船上的无线电录音和航行管理中心证明了他的清白——这艘油轮其实是受害者。

船长回到船上,仔细检查了自己船的伤势。和预料中的一样,油轮只是被剐掉一层油漆,破了个小口子而已。

“英斯塔”号的舰员们则早就被送回海军基地,137位舰员中只有8人受了轻伤。军方告知舰员们,不必为军舰的事故感到担心,他们也不会被调查和询问。舰员们有什么话可以跟心理医生和牧师讲,而心理医生和牧师会对所有的谈话内容保密。

现在,人们只知道,挪威军方已经和荷兰的一家救捞公司签署合约。“英斯塔”号还将一直沉睡在冰冷的海水中,直到12月上旬才会被运回海军基地。

据业界统计,撞船事故的原因,绝大部分并非装备本身的故障,而是“人祸”,即违反海上航行“交通规则”和人为操作的失误。

目前,许多挪威人最关心的是列装不足10年的“英斯塔”号能否修复重新入役。

谁也没有答案。人们只看见,这艘军舰内部的绝大部分舱室和重要的电子设备已经泡水,包括它曾引以为傲的“宙斯盾”系统。(吕田丰 谭文伟)

  • 相关阅读
  • 俄军远赴印度参加军演 体验以色列造TAR21步枪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1日报道,俄罗斯东部军区新闻处表示,在俄印联合军演“因陀罗2018”过程中,俄印军方在北方邦的巴比纳训练场进行了射击训练,期间双方军人互相使用了对方国家的武器...

    时间:11-23
  • 美军11分钟内起飞35架F35 美媒:歼20苏57没法比

    美国《空军时报》网站21日报道称,当地时间19日,美国在位于犹他州的一处空军基地内出动35架F-35“闪电II”战机,以“大象漫步”的方式展示战斗实力。对于美国空军这次“秀肌肉”,不少分析都...

    时间:11-23
  • 美韩明春联合演习规模将缩小 顾及朝鲜无核化谈判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当地时间11月21日就每年春季实施的美韩联合野外机动训练“鹞鹰”向媒体表示,“将停留在不妨碍外交谈判的程度”,表达了顾及美朝无核化谈判,将于2019年春季缩小演习规模的想...

    时间:11-23
  • 俄多管齐下培养专业炮兵

    据俄《消息报》报道,11月19日是俄罗斯火箭兵和炮兵节。俄陆军火箭兵和炮兵司令马特维耶夫斯基透露说,2020年前,俄陆军至少70%的火炮将换装最新型号,包括向构建无人化炮兵系统迈出第一步的2S3...

    时间:11-23
  • “去美国化”:世界格局新走向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用来批评那些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次未按惯例发表领导人宣言,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起到“败事有余”...

    时间:11-23
  • 兵器控 品味有故事的兵器

    太阳能无人机 氢燃料电池无人机 系留无人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同样,无人机也搭上了新能源这列“绿色快车”。在军用领域,开发新能源无人机不只是为了节能减排,更重...

    时间:11-23
  • 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完成第4次轮换交接

    当地时间21日,中国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在朱巴联南苏团中国营地举行第4次轮换交接仪式。第5批维和步兵营将正式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任务。 据第5批维和步兵营营长郭勐介绍,第5批维和步...

    时间:11-23
  • 半岛无核化僵局如何破解

    自韩美两国本月5日重启海军陆战队联合演习后,朝鲜官方媒体12日和20日两次发文抨击这一做法,认为与朝韩9月签署的军事协议精神及朝鲜半岛和平对话形势背道而驰。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朝美无核化...

    时间:11-23
  • 专家:日本炒作"威胁"借机发展军力 欲为自卫队摘帽

    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邱越)据新华社消息,日本政府20日召开有关安全保障和防卫力量座谈会,总结归纳了新版《防卫计划大纲》草案要点,强调日美同盟关系的重要性的同时,称“有必要以空前的速...

    时间:1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