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德国联邦国防军面临困境

2018-11-26 08:41: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据德媒近日报道,去年交付德国联邦国防军(以下简称国防军)的97件大型装备,能够使用的仅有38件。德国国防部承认,防务企业交付国防军的这批装备,61%无法正常使用,必须返厂进行数月的升级或改造。对此,有分析人士称,近30年的防务支出削减,使德国防务问题日益严重,这次堪称丑闻的乌龙事件折射出的也只是国防军面临的窘境之一。更令德国沮丧的是,绝大多数德国军人并没有做好作战准备,而且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解决。

战备水平严重低下

目前,德国陆海空三军都面临“缺枪少炮”的窘境。今年2月,德国国防部向议会提交的《2017年度主要武器系统作战准备情况报告》指出,国防军128架“台风”战机只有39架能正常飞行,93架“狂风”战机只有26架能正常飞行,72架CH-53运输直升机只有16架能正常出动,海军13艘护卫舰只有5艘适合航行,“虎”式武装直升机和“豹”-2主战坦克故障率达83%和53%。

主战装备战备率低并非国防军的新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国防军首次向波斯尼亚和科索沃派兵时问题就已出现。“9·11”事件后,德国出兵阿富汗时情况变得更糟。2014年,当德国决定派出战机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时,发现只有6架“狂风”战机可以出境。面对国会质询,德国政府称,多年国防预算缩减导致人员素质下滑、装备捉襟见肘。

调查表明,国防军战备率不到50%,远低于北约70%的战备标准。德国《明镜》周刊披露,为执行北约任务,国防军不少陆军部队相互挪借装备。在挪威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中,参演部队轻武器和夜视仪配备不足,参与演习的“拳师犬”装甲车由于没有携载机枪,士兵竟将扫帚柄喷上黑色油漆冒充机枪,沦为盟友和媒体的笑柄。近日,19名国防军直升机飞行员因训练经费不足,未能完成每月的最低飞行量而被吊销飞行许可证。

对此,德国议会负责武装部队事务的专员汉斯·彼得·贝特尔斯指出:“德国正处于有史以来军备最低水平,没有足够弹药和导弹,潜艇损坏、战机缺少备件……我们无需组建一支全新部队,我们需要装备现有军队,为此急需政治决策和大量资金。”

应对之策成为焦点

面对这一问题,德国政府的应对之策成为焦点。

2016年5月,德国首次宣布扩军1.14万人。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德国发布《安全政策与国防未来》国防白皮书,并再次宣布增加5000名现役、500名预备役和1000名文职人员。同时,德国国防部投入65亿美元用于主战装备升级,包括“台风”战斗机的雷达升级、NH90军用直升机和“美洲狮”装甲车的维修保养,以及寻求G36突击步枪的替代者。这标志着德国放弃了统一以来的军力收缩政策,国防与安全政策由“军事克制”向“积极有为”转变。

今年4月,德国政府出台《联合执政协议计划》,提出投资100亿欧元推进国防军现代化,但国防部长冯德莱恩认为这只是“杯水车薪”,要解决所有问题,至少需要8年时间。因为除改善装备水平,国防军还要延续在伊拉克、阿富汗和马里的海外部署,并增强在欧洲东部的军力。

9月4日,德国国防部公布一项旨在改善国防军装备的战略规划,计划到2031年实现国防军全面现代化,并逐步提高国防预算。规划称,未来,国防军将建立3个师、8个作战旅和4个空军机构。海军计划采购11艘护卫舰。国防军将在2031年实现所有军事人员装备的统一,填补大型装备空缺。同时,国防军还将开发新技术,实现军队数字化,加强国家危机管理,提升网络战能力等。对此,冯德莱恩表示,德国有增加国防预算的明确财政安排,国防军将再次进入“增长期”。

未来之路并非坦途

国防军军费不足和战备水平低只是冰山一角,深层次的问题是国防领导能力低下与战略规划不足。

军队缺乏明确的任务牵引导致国防军发展建设的迷茫。有评论指出,自1991年冷战结束以来的27年里,德国国防决策者并没有认真考虑面临军事威胁的可能性。德国国防工业虽然能够设计、制造和出口具有竞争力的武器系统和军用装备,但德国政治家们更关注建造新型装备能够提供多少工作岗位,而非实际效用。以海军为例,在对水面舰艇进行换代时,德国海军最终选择了更适于维和行动而非作战使用的设计样式。所以,当国防军在波罗的海和北海遭遇对手时,不得不依赖其他北约国家(以及非北约国家瑞典和芬兰)。

经过多年国防预算收缩后,德国政府管理大型军购项目的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德国国防部为海军增购11艘护卫舰的计划已陷入困局。德国海军原计划以F125型导弹护卫舰取代F122型导弹护卫舰作为新一代旗舰,但该舰首舰“巴登·符腾堡”号却因软件设计等问题遭到海军拒绝验收。国防军新型直升机合同也陷入僵局,替代G36突击步枪的新式步枪设计成本超支,无人机计划甚至宣告失败。

2019年德国联邦预算草案为国防军开出512亿美元国防预算,比2018年增长47亿美元。不过,形势并不乐观。国防开支问题一直是社民党和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之间的重要分歧,随着默克尔3次组阁后强势地位的削弱,实现国防预算的快速增长将面临社民党的强力阻击,短期内实现国防预算快速增长并不现实。

国防军战备危机有深刻原因和背景,无论是应对现实与潜在威胁,还是面对国内对其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的期待,德国都面临挑战。鉴于德国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内外因素影响,国防军能否化危为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慕小明)

  • 相关阅读
  • 歼10C歼16歼20同框秀战力 能做到这样的只有中美

    图片中由左到右依次为歼-10、歼-16和歼-20。 11月23日,在中国空军新闻发布机制运行5周年当天,“空军发布”在微博中连发两幅宣传图片,歼-10、歼-16、歼-20战机首次同框出现,引发媒体广泛...

    时间:11-26
  • 维护不力坑了美国核潜艇部队 每天白花20万美元

    在建的美国佛吉尼亚级核潜艇 美国《海军时报》网站24日披露,美国政府问责局最新发布的机密报告显示,美国海军现役的51艘攻击核潜艇长期处于维护延误状态,由此带来的额外支出高达15亿美元...

    时间:11-26
  • 俄乌在黑海剑拔弩张 俄派苏25保卫克里米亚大桥

    俄罗斯与乌克兰25日发生新的海上纠纷。俄新社援引俄克里米亚地区边防局的消息称,莫斯科时间25日7时,3艘乌克兰海军军舰(如图)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沿海国保障海洋安全权利的规定,越...

    时间:11-26
  • 是否加入美南海“自由航行”?加拿大态度很谨慎

    香港《亚洲时报》25日报道称,尽管加拿大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活动在过去两年间大幅增加,并一度引发外界各种猜测,但加拿大政府和军方已表示将在中美南海争端中采取谨慎态度,避免挑战中国。...

    时间:11-26
  • 中印就边界问题达成重要共识 印媒称赞意义重大

    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二十一次会晤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不少外媒都注意到,双方表示,就边界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印度和中国决心加紧努力寻找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印度时报》25日称,印...

    时间:11-26
  • 白宫决策 或陷“团队迷思”

    美国中期选举后,白宫关键人事变动成为媒体关注的又一大热点。率先离去的是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他在特朗普总统要求下辞职,成为中期选举后第一个离任的内阁级高官。 塞申斯既不是特朗普任内...

    时间:11-26
  • 俄国防部提前晒年度“成绩单”

      11月以来,俄国防部通过官网、《红星报》等机关报及国防部会议公告等渠道,向外界披露今年俄军战备训练和装备发展情况,以示例和数字形式说明发展成就,展示转型成果,彰显在经过持续6年的新...

    时间:11-26
  • 韩日“慰安妇”协议遭“逆转”

      韩国女性家庭部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将解散依据《韩日慰安妇协议》设立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声明说,女性家庭部与外交部就基金会运营问题广泛征询了相关机构和人士意见,在此基础上“...

    时间:11-25
  • 和平方舟完成对厄瓜多尔的首次访问和医疗服务任务 

    “我爱中国!”“感谢和平方舟,送来最美礼物!”“欢迎再来厄瓜多尔!”22日,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圆满完成对厄瓜多尔的首次访问和医疗服务任务后驶离瓜亚基尔...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