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卫星再利用:太空上演“搭积木”

2019-03-08 09:18:00

来源:解放军报

制图:李涛

  经过数十年不间断的航天发射,目前的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上存留了大量报废卫星。如果不能对这些报废卫星加以拆除利用,不仅会浪费众多太空资源,还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科学家提出了卫星“即插即用”的新思路,在太空中对航天器进行“搭积木”组装再利用。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模块化航天器”设计理念,仍在组网的第二代“铱星”商业卫星中就专门预留了通用接口和载荷安装空间。航天器模块化构建不仅是实现空间快速响应的重要途径,也将在空间系统快速构建、航天器在轨维修与功能扩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破解太空探索难题

  日前,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支持研制的“细胞星集成技术实验”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以进一步在轨验证卫星模块化兼容有效载荷的能力。

  传统航天器普遍存在设计、制造和部署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远远无法满足地面对空间系统能力支撑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现有航天器还存在功能单一、通用性不强、重构和升级复杂等问题。一项分析表明,目前航天器多是“独一无二”专门设计而成的,仅卫星研制成本中就有85%是重复性设计造成的。

  如果航天器组件能像计算机设备一样具有“即插即用”功能,将会显著降低空间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行成本。更何况,束缚人类太空探索步伐的还有一项技术瓶颈,就是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制约。如果能在外太空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按需使用”,太空探索也就不必“束手束脚”。

  2002年,美国开始研究能实施“太空抓捕”的高灵敏度太空机械臂,进而提供“在轨服务”。在模块化构建思路牵引下,美国在“作战响应空间”计划中提出了“即插即用卫星”概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11年进一步启动了“凤凰计划”,旨在捕获退役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再配合部分新发射的卫星,实现在轨直接组装生成新卫星。

  赋予航天器新生命

  模块化构建的突出特点就是使用开放式架构。在中心基本架构基础上可添加通信、气象探测、导航定位等各种功能模块。按照模块化划分标准,可以把卫星整体划分成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都是独立整体,能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由于各个功能模块采用了标准统一的接口,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功能模块在机械、电信和数据接口上可以相互兼容,能较为方便地实施组装,势必催生航天器发展升级的新形态。

  在“细胞星集成技术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之前,国际空间站就先后进行了多次模块化构建航天器的初步试验。2018年3月,“寄宿”在通信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在轨交付卫星”,就是由4颗“超级集成细胞星”模块化构建而成的。此次升空的“细胞星集成技术实验”卫星平台包含了14颗“超级集成细胞星”,每个小的“细胞星”都是具有全部平台子系统功能的聚合体。

  “超级集成细胞星”聚合体就好比电脑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相互之间通过开源软件共享电力、姿态控制和数据处理资源,且中央处理器的运行数量也可通过软件实时改变,就跟搭积木一样简单。即便是“超级集成细胞星”中某一个出现了故障,其他“细胞星”上的相关分系统也可通过软件控制来替代其工作。

  “细胞星”概念的出现给航天器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航天器能够像由细胞构成的有机生命体一般,实现自我重组和替换修复。“细胞星”只是“凤凰计划”中关于“组装卫星”的一小步。未来还将建立起面向重复利用的在轨服务支援体系,通过对废弃卫星上的元器件进行回收,最终整合构建成新的可再利用卫星。

  此外,为确保未来战争中能及时补充和维护失效军用卫星,美国还提出“作战响应空间计划”。通过部署快速响应、低成本、面向战术特点的小卫星,作为大型空间系统的有效补充和增强。2006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展了“即插即用卫星”演示验证项目,通过采用开放式标准和接口,使用自识别组件,实现模块化卫星的系统自动配置功能,进一步压缩了卫星系统的部署时间和所需成本。

  未来应用潜力巨大

  除美国外,德国宇航局也推出一项研究项目,主要思路是将传统卫星平台分解成数个在轨服务智能建造块,通过在轨装配和维护,延长航天器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事实上,模块化构建技术的出现,在太空环境保护上确实是一项有益之举。

  模块化构建展示了未来航天器发展的广阔应用前景,势必对全球航天技术产生深远影响。利用模块搭建平台,能灵活、快速实现客户需求和任务定制,大幅降低航天器的全寿命成本,进一步缩短部署周期。通过分批发射的不同模块实现在轨装配,还将摆脱现有运载能力束缚,进一步催生出超大型航天器。此外,大量模块化构建的航天器有助于增强空间系统的抗毁性和可靠性,使之更易于维护升级。

  事实上,模块化构建还有着巨大的军事应用前景。通过“凤凰计划”,美军试图建立反卫星作战的新模式。当需要攻击敌方卫星时,可直接利用“凤凰计划”发展的捕获和太空切割技术,将敌方的在轨卫星拆除破坏。还可以利用专门开发的卫星基件,更换敌方卫星的信息处理装置,实现对敌方卫星的“换脑”式控制或策反。通过模块化构建技术直接从敌方卫星上“窃取”部件,在打击敌人的同时还能壮大自己,这就比单纯毁灭对手要更加高明。

  一旦模块化构建技术发展成熟,具备“在轨组装卫星”能力的一方,其空间系统的抗毁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张玉民 张瑗敏)

 

  • 相关阅读
  • 美想收“保护费”气炸盟友 美媒:这是自掘坟墓

    特朗普政府周一将向国会提交2020财年预算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其军费开支将增至7500亿美元。尽管去年底特朗普还曾抱怨美国军费已经高到快“疯了”,但今年美国仍提出了这一创纪录的军费预算。...

    时间:03-11
  • 叙利亚能否重返阿盟“朋友圈”

      3月3日至4日,叙利亚议长哈穆达·萨巴格赴约旦首都安曼参加阿拉伯各国议会联盟大会。这是2011年遭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暂停成员国资格后,叙利亚首次派议长出席这一会议。对此,有分析认为...

    时间:03-11
  • “萨德”加盟美以军演意在伊朗?

    3月4日,“萨德”系统抵达以色列   美国和以色列军方3月4日宣布,美军首次将其最先进的“萨德”反导系统临时部署在以色列,投入两国联合军演。这是两国联合军演中首次动用“萨德”。尽管...

    时间:03-11
  • 美任性退群伤大局亦不利己

    俄向外界展示升级版9M729弹道导弹,美曾多次要求俄销毁该导弹 作为对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的回应,俄总统普京3月4日签署命令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直至美方修正违约行为。对此,有分析...

    时间:03-11
  • 美制定“特洛伊木马”战略剑指俄罗斯

    外媒绘制的美军“特洛伊木马”战略漫画   受《中导条约》问题、委内瑞拉局势和欧洲军事动向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美俄两国剑拔弩张。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高层透露,美国国防部已开始制...

    时间:03-11
  • 北约在拉脱维亚设立多国部队北方司令部

    拉脱维亚媒体报道,北约多国部队北方司令部8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郊区的阿达日军事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丹麦三国国防部长出席揭牌仪式。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发表讲...

    时间:03-10
  • 美国空军部长宣布辞职

    美国空军部长希瑟·威尔逊8日宣布辞职,成为前任国防部长马蒂斯离职后首个提出辞职的美军界高官。她的辞职将于5月31日正式生效。 威尔逊在社交媒体上说她已向总统特朗普递交辞呈,并将担任得克...

    时间:03-10
  • 伊拉克国际防务展在巴格达开幕

    伊拉克国际防务展9日在巴格达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共有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100多家展商参展。 伊政府军总参谋长奥斯曼·加尼米在开幕式上说,伊拉克希望建立一支能够维护自身安全和主权的强大军队...

    时间:03-10
  • 韩美将正式签署第10份驻韩美军费用分担协定

    韩国外交部官员7日说,韩国和美国本周将正式签署第10份驻韩美军费用分担协定。 签约仪式定于8日下午在位于首尔的韩国外交部大楼举行,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与美国驻韩国大使哈里·哈里斯参加。...

    时间:03-10
  • 日本护卫舰4月访华参加阅舰式 王毅这样谈中日关系

    日本防卫省8日宣布,日本政府将于4月21日至26日派遣一艘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参加为纪念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国际阅舰式。这是自2011年12月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雾雨”访问青岛以来,海...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