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美国“破冰之路”走向何方

2019-04-11 09:05:00

来源:解放军报

今年1月,美国军方领导人公开强调北极防务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与大国竞争,美国军方几大军种纷纷布局北极。此前,由“哈里·杜鲁门”号航母率领的美航母编队,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这表明北极地区正成为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重点,美国进军北极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考量——

地缘和能源的利益关切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地缘战略、自然资源、航运及科研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寒地”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土”。加拿大在政府层面专门设立联邦北极委员会,全面负责北极地区事务问题;丹麦、芬兰和挪威等其他环北极国家纷纷发布本国北极战略,大有在北极抢占“一席之地”的架势。作为世界大国和北极国家之一,美国也加快步伐,积极争夺和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

从地理位置来看,北极既是俯瞰北半球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间的“内湖”,对于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安全价值。早在冷战时期,由于北极上空是美俄两国战略导弹核打击的必经之路,北冰洋海域更是战略核潜艇极佳的隐蔽场所,北极便成为美苏博弈的重点地域。冷战结束后,在成功压制主要战略对手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将广袤的北极圈当作得天独厚的“安全边界”,甚至还采取过相对保守的北极政策。如今这一“安全边界”不断消融,大国在北极的实力天平悄然倾斜。俄罗斯率先成立北极战略司令部,加紧建设北极部队,在北极地区“先行一步”。鉴于北极防务的重要性,北极重回美国战略视野。

同时,北极茫茫冰盖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宝藏”,也在吸引着美国的目光。据美地质勘探局估计,除了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矿产资源,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潜在储量分别占全球潜在储量的13%、30%和9%。如今,北极冰层加速融化,使北冰洋通航成为可能。据估计,北极地区从2030年起可能因大范围融冰出现西北、东北两条北极航道,这将成为欧亚、欧美之间最短、最便捷的水上运输要道,从而使这一地区具有更高的航运价值。北极航道通航也为开采北极丰富的油气资源创造了条件,大规模的北极资源开发即将迎来“倒计时”。为此,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把目光瞄准北极,签署了《美国优先海上能源战略》的行政命令,允许扩大在北极近海的石油与天然气开采,凸显出对北极地区的利益关切。

举措——

多兵种持续发力北极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北极地区的战略意义,并从政策支撑、立体布局等多方面加快开发北极,强化在北极军事存在。具体如下:

持续提供政策支撑。2013年5月,美国奥巴马政府首次系统出台《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加强在北极地区的防卫和其他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正式提出要在北极建立永久基地。为实现上述目标,美国国防部和海军先后发布了国防部北极战略与北极路线图,基本确立了现阶段北极地区军事行动的原则导向。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岸警卫队和空军在2018年以来相继表示将重新制定新的北极战略,进而“更主动地同其他国家展开竞争”。

巧打“环境牌”增强话语权。近年来,美国一直将北极治理摆在突出位置,诸如气候变化、海冰监测、可持续发展等趋势性研究等多次被美国提上北极治理议程。美国海军还组建了使用绿色生物燃料的海上力量,因可避免对北极产生不必要的碳排放,被称为“大绿舰队”。美国通过对北极治理的领导,提升了其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增强了其对北极问题的话语权,对控制北极事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美国以“保护北极”之名,难以掩盖其“强化军事存在”之实。

多兵种向北极进发。与以往海空军在北极地区唱“独角戏”不同,美军其他军种也纷纷投身于北极地区。据报道,为在严寒气候下履行作战任务,美陆军正计划采购“联合全天候全地形支持车”;美海岸警卫队频繁在北极展开训练,并打算建造更多的破冰船以提升北极活动能力。在这一趋势下,美国仅仅在2018年就密集开展了“北极边缘”“北极鹰”“冰原”等多场北极军事演习,不仅持续加强了与北约盟国间的军事合作,还重点演练了不同兵种在极地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力。

前景——

坎坷难料的“破冰之路”

毋庸置疑,寒冷的北极已成为各大国竞相争夺的“热土”。美国更是不断赋予北极更高的战略地位,但受“残酷的距离”、有限的资源投入以及其他大国的竞争等因素的掣肘,美国“破冰之路”困难重重,仍存诸多变数。

美国北极战略面临资源投入不足的困境。与其他环北极国家的“专心经营”相比,美国的各项政策更多处于其全球战略的大框架内。这导致北极在美国安全战略中时隐时现。如为集中力量投身反恐战争,小布什政府曾一度关停北极地区的多个军事基地。而现阶段,美国尽管全力从阿富汗战场脱身,但仍无法全力北顾。与此同时,美国内反对北极地区军事化的声音始终存在,时不时还有环保人士登上军方破冰船以示抗议,使美国对北极的投入面临阻力。

美国经营北极的战略面临俄罗斯的挑战。从当前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来看,美俄暂时还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大的国家,更是对这一地区保持长期战略关注的国家。俄罗斯不仅组建了“北极部队”,还拥有数十艘北极军事行动必备的破冰船,更是将在北极建立和发展军事基础设施专门写入新版军事学说。美海岸警卫队仅有2艘破冰船,其中只有服役超过40年的“北极星”号重型破冰船,能够担负在北极地区的作战任务。因此,美国若要塑造其在北极的战略主导地位,必然绕不过俄罗斯这一“劲敌”。

也许是预见到这条坎坷的“破冰之路”,早在2013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克尔在《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发布之初,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北极战略将是一种“长期的努力”,很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真正实现。(张有志 马世祎)

  • 相关阅读
  • “以退为进”变相追加军费

    一架美国海军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从“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新华社发 近来,美国军方和国会围绕“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提前退役问题争论不休,赚足了媒体的关注和世人的...

    时间:04-11
  • 最新版米26T2B直升机揭秘:能自动飞行无需操控

      米-26-TB2直升机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4月10日报道,近日,俄罗斯莫斯科直升机厂首次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直升机升级版——为俄罗斯空天力量订制的军用运输直升机米-26-T2B。   ...

    时间:04-11
  • 日本确认失联F-35战斗机坠毁 已发现战机尾翼

      资料图: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A战斗机   据日本NHK电视台4月10报道,有关9日在日本青森县附近空域失联的一架日本航空自卫队F-35A战机,鉴于战机的部分残骸已在青森县附近海域被发现,...

    时间:04-11
  • 议联大会谴责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有主权

    为期5天的各国议会联盟(议联)第140届大会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当天发表的主席声明谴责美国承认以色列对叙利亚戈兰高地拥有主权。 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加芙列拉·奎瓦斯·巴龙在会议闭幕后...

    时间:04-11
  • 多国联军空袭也门首都胡塞武装目标

    萨那消息: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多国联军10日凌晨空袭了也门首都萨那的胡塞武装目标。 多国联军发言人图尔基说,联军战机当天空袭了萨那市胡塞武装无人机工厂和仓库,“空袭是军事行动的延伸,目的...

    时间:04-11
  • 土耳其说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可能提前交付

       据土耳其媒体10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从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交付时间可能提前。    据报道,埃尔多安日前在访俄回国的专机上接受随行媒体采访时说,土俄正...

    时间:04-11
  • 波兰各界纪念斯摩棱斯克空难九周年

    新华社华沙4月10日电波兰全国各地10日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纪念斯摩棱斯克空难九周年。 纪念活动在波兰全国多地举行,主场地设在首都华沙。上午8时41分,全国多个城市拉响警报,悼念96名遇难者...

    时间:04-11
  • 美伊互相“拉黑”给中东再添迷雾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这是美国首次将一国的国家武装力量列为恐怖组织。随后,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下辖的驻西亚地区军队...

    时间:04-10
  • 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35A战机失联

    一架隶属于日本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的F-35A战斗机9日在青森县东北方向的太平洋上空进行飞行训练时,从雷达监控画面上消失,机上搭载一名飞行员。 航空自卫队根据雷达画面分析,推测该战机很可能...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