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印度推动本土无人机发展

2023-09-19 08:59: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印度装备的“搜索者”系列无人机。

据印媒报道,印度近期宣布一项国防科研计划,将投入1.6万亿卢比(约合192亿美元)支持国防现代化,其中70%留给国内产业,包括无人机制造产业。印度政府希望借此推动本土无人机发展,使军方摆脱对进口无人机的依赖。

国外引进受限较多

印度是全球无人机主要进口国之一,约占全球无人机进口量的22.5%。目前,印度装备的主力无人机主要是以色列“搜索者”系列无人机和“苍鹭”无人机。“搜索者”系列无人机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旗下的马拉特公司研制,是一种长航时侦察型无人机,主要用于空中侦察、火炮校正、战场损伤评估、通信中继等任务。“苍鹭”无人机同样由该公司研制,综合性能更先进,不仅续航时间更长,还配备热成像摄像头、光电红外雷达和抗干扰设备,但不具备打击能力。近年来,印度军方对“苍鹭”无人机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加装激光制导炸弹、空对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

2022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与美国达成采购31架MQ-9B“死神”无人机的协议。该订单总价值35亿美元,单架无人机售价超过F-35战斗机。印度在“明知被宰”的情况下也要引进这款无人机,看重的是该型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和优越性能。然而,军用无人机作为高技术装备,对于各种零配件的保养维修要求较高。同时,随着防空武器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的消耗量将快速上升。如果一味依赖进口,将导致其处处受制于人。而美国在军备出口管制方面要求苛刻,不仅对出口装备进行实时跟踪,还对其部署使用给出诸多限制。

自主研发难度较大

印度自主研发无人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机型是印度航空发展建设公司研发的“尼尚特”无人机。由于该机频繁发生坠毁事故,目前印度军方已停止相关采购计划。印度自主研发的另一款“鲁斯特姆”无人机于2009年完成首飞。其改进版“鲁斯特姆”-2原计划在2016年完成研发,但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导致拖延,直到2022年才进入机体生产阶段。该无人机在测试飞行阶段事故频出,最近一次是今年8月20日。一架“鲁斯特姆”-2无人机在印度西南部一航空试验场坠毁,引发军方对该款无人机性能的担忧。

与此同时,印度加快推动小型无人机发展。2021年1月15日印度建军节当天,印度军方首次展示自主研发的75架无人机,并进行了蜂群无人机自杀攻击、空投补给等课目演示。近期,印度空军与本土防务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为印度空军生产200架远程小型无人机。另外,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类似于美国“忠诚僚机”系统的无人机。据称,这款无人机具备隐身性能,将在2024年进行测试飞行。

近年来,印度通过出台法规政策、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本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私营无人机制造企业。考虑到目前印度武装部队严重依赖进口无人机,其本土无人机企业得到的技术支持有限。印度能否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状况,有待进一步观察。(吴卫、施海波)

  • 相关阅读
  • 新西兰海军拟为舰队“换血”

    新西兰海军澳新军团级“特马纳”号护卫舰。据外媒报道,近日,新西兰国防部公开向工业部门征求新型海上舰队意见信息,着重强调“可更换模块化”因素,为未来军舰大规模升级换代做准备。此举被视为新西兰...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