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国际军情

美军将再次测试高超音速武器

2024-09-20 09:19: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美国陆军“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拖车式发射器。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陆军将在年底前对高超音速武器再进行一次重大测试。若此次测试取得成功,该武器将从明年开始正式装备。

项目覆盖多个军种

报道称,即将进行测试的高超音速武器由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共同研发,旨在进行一次全面的全弹飞行测试,使其尽可能接近真正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标准。美国国防部在2018年开始实施一项为美陆军和美海军提供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项目。其中,美海军相关项目被称为“常规快速打击”,美陆军相关项目被称为“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此外,美军目前进行的主要高超音速武器项目还包括美空军“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高超音速吸气式武器”。

美陆军方面,2019年正式启动“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研制项目,意图快速开发一款射程超过2775公里的中远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2020年3月,美陆军首次对“远程高超音速武器”开展飞行测试并击中预定目标,但在之后的飞行测试中,因助推器问题导致发射失败。2022年6月,美陆军与美海军联合对该项目进行测试,因武器系统出现问题测试失败。其后又于2023年计划进行3次测试,均因系统出现故障而取消。今年5月,美陆军和美海军首次成功完成全弹飞行测试。6月,美陆军“远程高超音速武器”首次在军事演习中亮相。美陆军中将罗伯特·拉施称,陆军基本具备部署该武器的能力,但在此之前,还需再进行一些测试。

美海军方面,2019年启动“常规快速打击”项目后,选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据悉,“常规快速打击”系统将被部署在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2023年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称,已收到在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上集成“常规快速打击”系统的合同,包括提供发射器单元、武器控制单元、平台集成系统等内容,预计将在2025年底完成改装,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美空军方面,最初选择研发的是“空射快速响应武器”,计划由B-52轰炸机实施发射任务。由于“空射快速响应武器”测试接连失败,美空军在2023年决定取消该项目。今年3月,美空军又进行了一次“空射快速响应武器”测试,但未透露测试结果。与此同时,美空军2022年开始研发另一款“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现在尚未公布该武器相关细节,业内人士分析,该导弹很可能由一个火箭助推器和一个超燃冲压发动机组成,最大飞行速度为9至10马赫。美空军希望该导弹可由F-35等战斗机挂载,因此其体积应该会相对较小。

寻求多种解决途径

美军近年来大力推进几个主要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发展,但这些项目进展相对缓慢。为此,美军积极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美媒在今年1月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计划于2025年进行首飞试验。有消息称,该侦察机最高飞行时速超过6000公里,具备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等特点。美空军在今年3月称,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侦察机。

整合国内外资源。一方面,与国内行业联合研发。比如,美国斯佩克特航空航天公司计划将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技术应用于双模冲压发动机中,并在两年内进行高超音速演示器飞行验证;普渡大学应用研究所启用了一个拥有Ma8静音风洞的高超音速飞行技术设施,以提供精确的系统性能数据。另一方面,与国际盟友合作。2022年4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决定在“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框架下联合开发高超音速导弹。2024年5月,美国导弹防御局和日本防卫省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开发高超音速导弹防御武器。

此外,美军还逐步构建高超音速拦截系统。2023年4月,美军连续发射10颗新一代天基探测和跟踪系统卫星,用于探测和跟踪飞行中的目标,包括高超音速导弹。美太空军太空作战部近期称,太空军预计到2030年初将部署旨在跟踪地面和空中移动目标的卫星,提升军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其他拦截系统还包括美国雷神公司的“低层防空导弹防御传感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滑翔段拦截弹”“滑翔破坏者”等。

未来存在风险挑战

分析人士称,美国出台一系列措施,意图扭转研制高超音速武器面临的困境,但由于多种问题限制,美国高超音速武器未来能否实现快速发展还有待观察。

整体定位不明。2017年,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随后美国陆海空三军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导弹防御局等单位,在短短2年内推出至少17个高超音速武器项目,至今尚无一个项目完全成功。分析称,美国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高超音速武器战略规划,整体定位不明,难以形成聚合力。

风洞试验困难。高超音速武器需要大量风洞试验,但美国风洞大多是冷战时期建设,无法满足高超音速试验条件。此外,专业人士分析称,美国因为缺少风洞,往往选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个专门模拟从亚音速到高超音速条件下流场的软件进行测试,但该模拟软件无法预测飞行器表面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变化,导致导弹材料研制缺少依据。

项目存在风险。美国国防问责局在今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称,美军在花费巨额资金后,仍未能部署首批可操作高超音速武器,国会尚不清楚其中的细节问题,相关项目或存在重大风险。(田宏翠)

  • 相关阅读
  • 立陶宛更新单兵武器装备

    立陶宛士兵在进行实弹训练。据外媒报道,立陶宛政府近期宣称,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2亿欧元(约合13.2亿美元),为国防军及其他安保单位士兵配备现代化武器装备。报道称,该项目被定名为“现代士兵装备采...

    时间:09-20
  • 印度升级苏-30MKI战斗机

    印度苏-30MKI战斗机。据外媒报道,印度政府近期批准一个240台AL-31FP涡扇发动机的采购项目。该项目价值2600亿卢比(约合30亿美元),用于为印度空军苏-30MKI战斗机更换发动机。报道称,第一批发动机将在...

    时间:09-20
  • 波兰多型国产武器亮相

    波兰国际国防工业展览会上亮相的增程型Warmate 50巡飞弹。据外媒报道,波兰近期在凯尔采市举办的波兰国际国防工业展览会上,展示大量国产武器,受到多方关注。据此次展览会组织者提供的数据,共有来自35...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