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安徽屯溪花山,人们发现了巨大的地下石窟,石窟拥有的石洞之多,令人称奇。如果这些洞窟是人工开凿的,那么单单从里面运走的石料就有几十万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为什么在地方志等古籍史书中却没有任何记载?那么,这些石窟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古人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凿它?留下来如此多的洞窟又起什么作用?那些曾经在洞内的石头又运到哪里去了?层层的谜团引发了各方的猜测和遐思。
对岩洞的推测
因为花山环境优美,是个风水宝地,有人推测这些洞窟可能是一处凿就的皇家王陵。只是洞窟里的石洞杂乱无章,方向和大小都不统一,不像是皇陵中间一洞、不设旁系的格局,所以人们对此说很是怀疑。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屯兵用的想法。本来屯溪这个地名就有典故可考,三国时期的孙权曾派人在此处的溪水屯兵,于是有了屯溪之名。人们想这些石窟会不会有军事之用呢?只是石窟的布局让人对这个假设提出了质疑。这些洞窟都极为宽敞,不具有防御能力,加上所有的洞窟只有一个出口,也不适合大批人在此驻扎与生存。基于以上疑问,人们就想它会不会根本就不是有意的行为,而是大量采石后无意中留下的洞窟呢?只是采石多半在露天,而且石窟中有很多没有支撑作用的薄墙,采了石头后也不方便运出。石窟壁上还有十分漂亮的花纹,如果仅是采石工人, 又雕这些花纹干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