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许,当“向阳红09”到达我国南中国海预定海域后,唐嘉陵作为主驾驶,付文韬作为副驾驶,进入“蛟龙号”深潜器,开始下潜。这是两年来海试的第37次下潜。“蛟龙号”深潜器以每分钟37米的速度缓缓下潜。
一小时后,“蛟龙号”深潜器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
离海底越来越近了,7盏水下灯全部开启。海底细腻的白沙,游动的金枪鱼,长着一对翅膀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鳆鱼……海底风景尽现眼前。
在近底航行完成时,“蛟龙号”抛掉载重物,让其以零浮力下潜。高度计跳动着,0.6米、0.5米、0.4米,停住了……“坐底”成功了,3757.31米!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
坐底那一刻,“蛟龙号”激起了海底一层浑浊的泥沙,像雾,又像纱。而这一刻,唐嘉陵顿然觉得海底世界有着一种浓浓的童话色彩:神秘的海底这么害羞呀?是小龙女戴着的面纱,还是恶龙制作的“飞沙”?
当那一层淡柔的黄色的泥雾散尽,千年万年的迷雾也便揭开了:泥雾后面没有华丽的龙宫,没有仪态万方的小龙女,也没有张牙舞爪的恶龙和变化万千的妖怪。有的只是异于浅海的物种和细若飘尘的泥沙。
唐嘉陵发现,其实在3700米的深海海底,也并非是生命的“沙漠”,虽然这里远不及浅海有那么多拥挤的生命,但这里也是生命的桃源。
由于深海漆黑,食物匮乏,压力大,这里的深海生物形态很奇特:有的鱼就像一块黑色瓦片,紧贴着泥沙,慵懒地趴着;有的鱼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突突地伸向前方,骨碌碌地搜寻食物;有的鱼竟然有头无尾;有的鱼身上又会发出荧光;更多的生物则似乎没长眼睛……
虽然唐嘉陵尽情地欣赏着这洋底精彩且奇异的世界,但他却没忘了此次深潜应该完成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洋底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
海底插国旗不是件容易的事,动作要很轻很柔。因为只要动作稍微大一些,就很容易扬起海底的泥沙。一旦泥沙弥漫,就会遮挡视线,就只能等泥沙再次沉下去,再开展作业。
“蛟龙号”有两只机械手,左手力量大,适合干粗重的活,而右手灵巧,适合干些细活。这次在海底进行的插国旗和放置“龙宫”的操作就是由右手完成的。
当“蛟龙号”完成插旗任务之后,唐嘉陵又用摄像机把这一情景进行了永久定格……
创纪录的海参
在完成海底地形地貌测绘、搜索标志物、刷新下潜深度等作业,以及在洋底插上五星红旗这些既定的任务后,唐嘉陵和付文韬又接着搜寻目标。
“完成坐底生物取样,取什么好呢?”
他们俩讨论着。极目四眺,顿时发现前方有一只紫色生物———这是一只海参!这个家伙形体巨大,直径有约10厘米,长约40厘米,天啊!
这是一只海参吗?有这么大的海参吗?我国南海真是物产丰饶啊!这么大的海参,在3700多米深的海底,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
关于海参,唐嘉陵自从成为潜航员之后就有认识,并利用闲暇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海参的不少特性:
海参能随着居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体色,能夏眠,还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最令人稀奇的是海参还能排脏逃生。当遇到凶恶的天敌偷袭时,警觉的海参便会迅速地把自己的内脏一股脑儿喷射出去,让天敌吃掉,而它自己却借助排脏的反冲力逃之夭夭。当然,没有内脏的海参不会死掉,大约50天左右,它又会长出一副新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