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08 年10 月,我在与四川地震灾区干部聊天,他们告诉我,现在灾区人民的状态稳定多了,又恰逢国家在做“再生育”项目,这也是国家计生委的一件大事,我就开始计划前去拍摄。2009年春节前,一次和朋友小聚,又聊起汶川地震,再次勾起我用镜头记录汶川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的想法。朋友们都感觉不错,纷纷出主意帮我修正思路和想法。那年春节过后,我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去四川,在成都、绵阳、德阳朋友的帮助下实施着我的拍摄计划。
B:这是个敏感的题材,是不是需要时刻小心,不去触及被摄者的痛处?
P:2008 年我初次接触那些丧子家庭,他们的情绪非常糟糕。只要有人提起他们的孩子,他们就立刻控制不住情绪,和你哭闹不停。2009 年4 月我去都江堰拍摄时,当地朋友仍然一再叮嘱我,不要与那些家庭提起地震中孩子死亡的事。我只能和他们说,我是为国家拍一些资料,一点孩子的问题都不敢提。北川稍微好些,拍摄前当地计生委已经作好了安排,提前把孕妇的情况介绍给我,同时替我与那些再生育母亲打好招呼。尽管如此,我也是一个个家庭拍摄,没让她们聚集一起,怕她们一起聊天时会谈到彼此失去的孩子,导致情绪不稳定。
B:在拍摄过程中,给你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P: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那些家庭通过再生育一个小孩,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精神状态。有些人在最初我去的时候,情绪很激动,不让我拍照。但等她们生下孩子之后,纷纷主动找我去给他们拍摄照片。好多再生母亲,在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因为生了小孩,明显变成另一个人,兴高采烈地为你端茶倒水、给你糖吃,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喜悦。
B:再生育的确能平复她们的内心伤痛么?
P:肯定的。她们生孩子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这是那些家庭走出绝望的全部希望。
B:失去孩子的家庭是不是都希望再生一个?
P:是的,所有能生的,都会想再要一个孩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越难再生育,毕竟她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错过了最佳育龄。
B:这组照片与你平时拍摄有什么区别?
P:拍这个题材,我用了哈苏相机和禄莱相机、50 多个胶卷,一共拍了70多个人。拍摄过程中,我用的全是自然光,即使在室内,借助的也就是门窗的自然光线,没有特意布光。因为所有刻意的布置,都可能让母亲们变得敏感和不自然。每个人来的时候,我都不是马上就拍,而是先和她们聊聊天,说些开心的事情,让她们放松。有的孕妇因为见过我很多次了,也不会陌生和紧张。
B:再生育会不会给灾民家庭造成新的负担?
P:失去子女的家庭如果想再生一个孩子,国家会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再生育工程就是为了平复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痛。灾区子女伤亡家庭的再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心理疏导、生育力评估、终止现用避孕措施、实施复通手术、相关疾病治疗、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等6 项主要任务。人口计生部门还组织准妈妈定期进行孕期保健,对高危指征孕妇实施重点监护,组织她们到省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筛查。对中、晚期孕妇实行“一对一”跟踪随访服务,通过电话等方式了解孕妇的身体情况。为确保安全分娩,人口计生部门制定了应急方案,把每一位临产孕妇平安送达定点医疗单位。成功分娩之后,人口计生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上门随访,指导科学育儿,送上奶瓶、奶粉等物品,这些都是免费的。现在农村上学是义务教育,孩子不要家里出很多钱。
B:拍完这组照片,你心里有没有会获奖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