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的重庆晚报以《4名河南农民到四川缙云山寻“藏宝地宫”》为题,报道了党中喜他们的寻宝行动。
报道称,最近两年,重庆教育学院史地系专家曾勘探过这里,不过不是为宝藏,而是考察这里是否能称作“天坑”,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只是常见的小型竖井,达不到天坑标准。当地文物部门也在报道中称,“我们进行过文物普查,没发现这一带有战国金鼎之类的地下文物。”至于什么“塌陷的庙宇”,他们表示闻所未闻,“他们不是在骗人,就是被人骗了。”
痴心不改,亲赴重庆探“宝”
没有人相信,党中喜决定自己证明给人们看。在“地宫”所在的山坡上住了4个多月后,6月8日,党中喜、张富团等人买来工具,开始在事先确定的位置上开挖,由于人手不够,此后又有6人从南阳出发,加入了挖“宝”的队伍,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南阳民间科学探秘小组”。
几个人的生活十分艰苦,因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他们每两天就得下山去背一次生活用品,蔬菜用山上的野菜代替,晚上就露宿在山坡上。几个月内,他们先后花费了近3万元,这些钱全是他们自己凑的。党中喜说,尽管生活艰难,但开挖的过程让他们十分兴奋,他们发现上层是黑土,中层是黄土,下层黄褐色土,完全符合人工填埋的规律。2米厚土层的下方,是9层人工堆砌的乱石,这些乱石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6月22日。他们挖到了一个有裂缝的青石板,石板上有明显的人工打磨痕迹,他们认为那就是地宫的一个入口,再向下挖即可证明他对“谷丫密码”的揭秘。
但挖宝行动被迫停止了。
接到群众的举报后,当地派出所多次传唤党中喜,认为他们的行为“很荒唐”,要求停止。当地林业公安部门给他们下发了通知,认定他们擅自破坏森林植被,要进行罚款。明的不行,党中喜他们就偷着挖,但进行到7月5日的时候,公安部门再次传唤了他们,这一次,民警亲自把他们“送”到车站,亲眼看着他们买票上车后才离开。
党中喜说,最初,当地有一些群众很支持他们的揭秘行动,但后来看了当地媒体的报道后,就把他们当成“骗子”了。只要发现他们上山开挖,就向派出所报告。最后一次离开时,他们给当地群众留下了1500元钱,希望他们继续挖下去。他说,尽管挖宝受阻,但他仍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向重庆有关方面反映,由他来挖掘也好,由当地政府组织挖掘也好,请探矿部门用仪器探测也好,最终要证明他对“谷丫密码”的猜测是正确的。而就在8月20日早上,“探秘小组”的一位成员再次奔赴重庆,因为当地负责继续挖掘的群众给他们打来电话,说有裂缝的石板太硬,好像是一种特殊材料的石材,无法再往下进行。
“谷丫密码”到底是怎么回事?此事因过于神奇,一直难有结论,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说法:一说谷丫画的图案,实际上都来自于她所生活的环境,只是通过一种变异的手法表达了出来;二说谷丫语言中没有“外星语”,都是从一些基本发音发展而来的;三说“谷丫密码”属于意识流,是“熟能生巧”后高度技能化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