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南文昌发射场的这些“为什么”“怎么做”

海南文昌发射场的这些“为什么”“怎么做”

2016-06-27 11:37: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南文昌6月26日电 题:海南文昌发射场的这些“为什么”“怎么做”

  作者 金家锁 旷平昌 张素

  海南文昌发射场“初战告捷”,喧闹后重归平静。记者在采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易自谦时搜集到关于发射场的“为什么”“怎么做”,或许值得一听。

  为什么避雷塔有4个?

  易自谦:这里的避雷塔确实有别于其他的发射场。主要采用加挂线技术,设置4个避雷塔,是根据防雷技术要求计算后的最优布局。

  这种防雷方式能有效降低防雷装置高度,缩小间距,又能增强防雷保护效果,是当前采用的比较先进、有效的防雷技术。

  为什么选在25日这个发射窗口?

  易自谦:航天发射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发射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影响发射的因素,如产品的研制周期、发射场准备工作、发射载荷的要求以及发射任务实施所需周期等。

  特别是加强了气象预报工作,实时监测厄尔尼诺、太阳黑子等因素带来的异常天气变化,确保任务重要节点避开恶劣天气。

  为什么选在这里建设发射场?

  易自谦:发射场选址海南,优势明显。

  ——一是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能够提升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

  ——二是射向宽、安全性好,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显示,“长征七号”整流罩残骸溅落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三是海运便捷、可行性强,能够解决大推力火箭的运输难题;

  ——四是布局优化、优势突出,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怎么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易自谦:针对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最恶劣的情况,拟制测发、测控、通信、气象等7份系统级风险分析报告,识别了37项主要风险,制定了146条防控措施,编制了113份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群众疏散、抢救抢险等19次桌面推演和应急演练,确保正常情况有程序、异常情况有预案、特殊情况有对策。

  怎么应对发射场维护成本?

  易自谦: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工作量要大一些。比如要除湿降温,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环境;要防腐除锈,工作量极大。

  我们把设备集中存放保管、大小空调机组结合使用,提高效率;采取主动防护措施,加强设备设施防腐防锈蚀防护,提高使用寿命;加强调研国内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升发射场使用管理水平。

  怎么面对其他低纬度发射场竞争?

  易自谦:文昌发射场与卡纳维拉尔角、圭亚那库鲁发射场都是沿海发射场,纬度有所不同。圭亚那库鲁发射场,约北纬5度,是目前国际上纬度最低的发射场。文昌发射场大约在北纬19.5度,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较低的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大约在北纬28度左右。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运载能力强、运载效率高、费效比高的优势,成熟后将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是具有较强竞争力。

  怎么概括海南文昌发射场的“航天文化”?

  易自谦:从大漠走来,走进山沟,走上海岛,一直注重用传统精神催生战斗精神,沿着胜利的足迹夺取新的胜利,形成了“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延续和拓展。

  文昌发射场的建设者们,则在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的同时,铸就了“扎根海岛、矢志航天”的创业精神。同时,文昌发射场各单位根据自己承担的使命任务和地位作用,总结提炼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品牌。(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