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经济航船明年怎么开?这个重要会议发出“导航”信息

2021-12-11 13:01: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闭幕,这是十年以来开得最早的一次。如果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艘航船,我们每个人都是船上的一员,同舟共济。

  这艘巨轮明年怎么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指引方向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把脉

  作为船上的一员,我们能感受到行进途中的“坐标”变化。

  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中国经济航船驶入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1年。

  我们也能感受到“海况”发生的变化。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这样的分析:“明年(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下,这一年,中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会议强调,“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们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时政新闻眼》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10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现,“韧性”“潜力”“向好”“信心”,始终是高频词。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看清了大势,把准了脉搏,就能“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

  施策

  2022年,举世瞩目的中共二十大将召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这件大事鲜明提出,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

  这次会议更加重视“精准施策”,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提出了精细化政策。

  《时政新闻眼》发现,不少提法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在宏观政策中强调,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可以有效应对短期经济波动。

  去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出现了“跨周期调节”的提法。这一调控方式有利于护航大国经济行稳致远。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者要有机结合,既稳当前、又利长远。

  再比如,在结构政策中释放了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鲜明信号。

  这次会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再次强调“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并强调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识局

  经历风雨,才见得彩虹。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五个根本”,这是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今年的会议进一步总结为“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加强统筹协调。

  直面问题,才能找到求解之道。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这些问题,党中央始终关心,今年以来更是念兹在兹。

  今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的是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的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了更透彻的分析、更清晰的部署。

  例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例如,资本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八项重点任务中,就包括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这次会议强调,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保民

  民生,是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

  从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到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是民生无小事。

  2018年,“六稳”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年,增加了“六保”。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这次会议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对年终岁末的民生工作作出暖心安排。今年的会议强调,要统筹安排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

  懂行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说,“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总书记曾经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

  去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说:“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新的一年,中国巨轮将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 相关阅读
  • 粤东江流域遇历史罕见旱情 广深莞等地多举措抗旱保供水

      中新社广州12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2021年以来,由于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广东东江流域遭遇历史罕见严重的旱情,致使东江下游三角洲咸潮上溯加剧,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部分区域供水安全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

    时间:12-12
  • 各地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观察

      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勇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各地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观察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勇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各地贯彻党...

    时间:12-12
  • 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共促交流合作 共谋融合发展

      共促交流合作 共谋融合发展  ——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综述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冬日的鹭岛,天朗气清,绿树成荫,气候宜人。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

    时间:12-12
  • “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时间:12月8日上午  活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几次批示,件件关系民生。  比如城市血管。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多和年头久了管道陈旧失修有关。总书记专门作了一个批...

    时间:12-12
  • 梦想之花在天宫绽放

      【科创之声】梦想之花在天宫绽放  本周四,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完成了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课堂”第一课里,太空转身、水球光学、水中泡腾片……一个个奇妙的实验,点亮了孩子们眼...

    时间:12-12
  • 最高检:促进规范听取意见 提升认罪认罚案件办理质效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以下简称《同录规定》),对检察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作出明确规...

    时间:12-12
  • 歌剧《拉贝日记》德文译者:让人性的光辉化作照亮人类未来的明灯

      编者按:侵华日军在1937年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84年过去了,历史真相不会被时间掩盖,人类对和平的信念与坚守就像穿越时空的火种,跨越地域,代代传承。不论身处世界何处,不论年龄几...

    时间:12-12
  • “动态清零”和“零感染”有何不同

      “动态清零”和“零感染”有何不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针对疫情防控社会关注答疑解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周新增确诊病例继续超过400万例,死亡率出现上升,奥密克...

    时间:12-12
  • 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经济日报北京12月11日讯(记者吴佳佳)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奥密克戎变...

    时间:12-12
  • 人民日报评论员: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跨海来相会,共叙两岸情。作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交流盛会,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两岸同胞反对“台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主流民意,对于进一...

    时间:1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