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尺素金声丨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中国做对了什么

2024-12-13 09:37:2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顺利“合龙”!11月28日上午,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随着最后1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剩余285公里空白区的锁边任务全部完成。

  “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成为我国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生动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退化不仅会减少耕地面积,威胁粮食安全,还会加剧沙尘暴、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当前,全球土地退化形势严峻,不容小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今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到1亿公顷。迄今全球已有多达40%的土地退化,影响近一半人口。

  荒漠化作为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癌症”。我国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的法治体系;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质量……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不仅在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也让荒漠化区域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据统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在加快荒漠化治理的同时,也广泛开展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被称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菌草,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光伏治沙模式……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断走向世界、造福全球。

  自1994年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和义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中亚、非洲等地建立示范基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和水平。《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在《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参观中国馆展览区时评价:“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将长远规划目标与有效方法措施相结合,将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知识相结合,通过积极行动让土地真正恢复健康。”

  荒漠化防治关系人类永续发展。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参与者、引领者,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为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不断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打击整治“换钱党” 公安机关捣毁地下钱庄100余个

      中新网12月13日电 公安部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整治“换钱党”及衍生违法犯罪举措成效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在会上透露,专项行动以来,共依法查获并向工作专班移交“...

    时间:12-13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时间:12-13
  • 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杜兆才受贿案 今日将一审宣判

      今天,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杜兆才受贿案将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闻链接  杜兆才,曾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党委书记。  2023年4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通报...

    时间:12-13
  •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农业科技实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数量持续排名全球第一,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12月12日,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

    时间:12-13
  • 1213,以国之名,祭以史痛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截至今年12月1日,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32人,均已步入耄耋之年。  今年12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上,南京大屠杀幸存...

    时间:12-13
  • 把“基站”建到太空!卫星互联网离我们还有多远?

      把“基站”建到太空——  卫星互联网离我们还有多远  【记者观察】  12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极轨03组卫星的18颗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18颗卫星,有一个共同使命...

    时间:12-13
  • 如何向大海要淡水?海水淡化水能否达到饮用标准?一文看懂

      利用反渗透、多级闪蒸等技术  去盐分除杂质 向大海要淡水  日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在天津投产,日产淡化水15万吨。按照这一产能计算,每年可节约地表用水5000万吨。据了解,该项目将为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内...

    时间:12-13
  •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国产辅助器具为残疾人铺平前行路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写:本报记者 吴叶凡  策划:刘 恕 李 坤  8500万,这是我国残疾人的大概数量。如果再加上约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就有超亿人存在生活自理困难,占比超过我国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以...

    时间:12-13
  • 87年,从未忘记!

      中国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