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婷)近日,商州区板桥镇桃岔河村支部书记吴建国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能手,面对殊荣吴建国有点腼腆,他说:“我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农村干部,一心扑在农村事业上,心中一直想的很简单,只要群众满意我就高兴,只要群众富了我就心里舒坦。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一个普通基层干部的本份回报着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2008年,吴建国被招录为乡镇公务员,后又公选为桃岔河村支部书记,当时这个村是全镇条件最差的,当年的人均收入只有1860元。吴建国上任以后,鼓励群众栽植药材,发展畜牧业,帮助群众联系劳务输出打工点,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448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588元,劳务输出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村里的老百姓都高兴的说:“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这都是政府引导的好呀。”2010年,吴建国给村上制定的经济目标是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以上,他相信,通过我们一年的耕耘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
刚刚走马上任,吴建国就召集两委会班子将“劳务输出、核桃建园、兼顾养猪、中药材种植”做为桃岔河村的主导产业来抓,想到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捷径,吴建国自己花路费专程去大连、东莞一带联系劳务输出点,同时也考察这些地方农村的发展状况,看了这些地方的发展规模,听了他们的介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桃岔河村的经济搞上去,让山里人也能尽快富起来。回到村里,他先从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的三组开始着手做工作,针对农村人恋家,思想比较传统的特点,他扳着指头算起了账。村民韩良子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均已成年,全家种着不到3亩地,一年的收成就是1000多元,加上农闲时候在附近打工,一家人的年收入不超过4000元。而如果出去打工的话,全家的月收入就达到4000元了,差距很大。吴建国苦口婆心劝说韩良子,把耕地托付给亲戚经管,一家人去了西安建筑工地和饭馆打工。前一段时间,韩良子回村上办事情,握着吴建国的手,兴奋的说:“支书呀,我原来不理解,想着祖祖辈辈都在家里呆着呢,就是穷死也不出去离乡背井。现在我尝到甜头了,手头活泛了,只要肯出力,肯吃苦就能赚到钱。等我攒够了钱,有了资本就回村上搞产业,将来盖房子,把日子越过越活,越过越好。”从2008年到现在,吴建国前后组织务工人员外出210人次,年收入210万元。
为了搞好核桃产业,吴建国多次申请去杨凌培训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先后购回了《西北园艺》、《核桃栽培技术》、《核桃树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科技书籍刻苦钻研,在学习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考虑到群众种植核桃都是小打小闹,吴建国天天吃过饭,就跑到群众家去做工作,详细讲解发展核桃产业的好处,鼓励群众多栽植矮化核桃。随后,他又跑省上,联系包扶单位省委党校挤出1万元资金,帮助群众购买核桃苗。第一批就买回了1500株核桃苗,群众们兴高采烈的种起了核桃。通过两年的推广,全村核桃产业已经由原来的零散栽种发展到集中连片600多亩,初具了规模。
看到好多地方种植中药材,比种粮食划算。吴建国积极动员村民种植规模丹参,群众有所顾虑,害怕销路成问题,吴建国又赶紧联系天士力药业公司,来村上指导,和村民签订购销合同,组织大型机械统一耕地、起垄,免费发放优质种子,号召村民集中连片种植50亩种子田。今年,亩均种子收入1600元,全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吴建国每月的电话费高达500多元,电话一个接一个,全是联系村上的事情。他认为,自己苦些、累些、多付出些都无所谓,能看到农民的收入直线上升,能见到乡亲们满意的笑容,能听到他们真诚的一声问候,感受到他们自内心的谢意,自己就高兴!吴建国说:“我始终坚信在老百姓的心里有一杆秤。只要基层干部情系农村,心系群众,真情奉献,老百姓心里会认可你,会从心里肯定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