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是会死而不朽的。晏公逝世后,广大四川商民十分痛惜,川绅代表傅增湘、胡景伊等14位名流联名上书中央:“呈大总统请为盐运使晏安澜立传。”中华民国国史馆奉总统之令,整理出《镇安晏海澄先生年谱》传世,详述其经国济民之不朽功绩。四川商民纷纷捐资,在乐山县牛华溪观音阁山上,精心建起晏公祠堂,进行祭祀。
祠堂,是一个姓氏宗族祭祀共同祖先的场所。乱世中,四川商民竟破例为一名陕西商洛籍官员修祠堂,实为全国罕事。晏公祠竣工于民国十九年(1930),落成碑深情地写道:“先生归道山者已十载,而前言在耳固历历不忘也!”祠内数十副牌匾楹联,颂扬着晏安澜的高风亮节。中堂匾额书“有功于民则祀之”,对联写:“此地江山同岘首,使君功德在民生。”
晏安澜的传奇一生,对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