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千年古镇云盖寺 华丽转身开新篇

千年古镇云盖寺 华丽转身开新篇

2018-08-21 08:49:08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董志鹏 田琳

  巍巍秦岭南麓,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秦楚古道旁,它就是镇安县云盖寺镇。走进云盖寺古镇,当年秦岭深处“小上海”繁华再现:宽阔的马路穿境而过,明清特色徽派古镇焕然一新,历史悠久的古寺飞檐翘角,古香古色的老街人流涌动。

  云盖寺镇源于汉代,兴于武唐,盛于明清,因境内的佛教名刹云盖寺而得名,它是古代北上长安,南下两湖、四川的重要官道驿站和商道古镇,唐王李世民、诗人贾岛、白居易曾在这里留下了不朽诗篇。这里一度人口众多、庙宇辉煌、骡马塞途、商贾云集,十分繁华。

  近年来,云盖寺镇在镇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镇云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力脱贫攻坚工作,努力打造集休闲度假、养生娱乐、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镇,让千年古镇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崛起:特色小镇展新颜

  云盖寺殿、古民居、摩崖石刻……在云盖寺,这里每一个遗迹都彰显着千年小镇厚重的历史积淀。8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拥有1400余年红豆杉天然林的自然景观,与高高的马头墙、婉转的渔鼓小调一起,构成了名镇独有的特色风貌。西渝高铁、西康铁路、包茂高速、G345国道“三纵一横”的交通大动脉贴镇而过,让云盖寺镇融入了西安半小时经济圈。

  近年来,云盖寺镇先后聘请陕西省城乡设计研究院、湖北佳境设计院等机构,编制形成了《云盖寺文化旅游名镇概念性规划》,明确了“三镇八区三十景”详细规划。通过系列规划设计,绘就了新时代云盖寺古镇的宏伟蓝图。短短几年,云盖寺镇严格围绕产镇融合规划,精心打造“秦岭深山氧吧小镇”,力争成为陕西一张文化休闲旅游精美名片。

  城镇经济要发展,产业带动是关键。云盖寺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升级发展板栗核桃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红豆杉等特色产业,建成千亩红豆杉种植基地、万亩板栗高产园、万袋吊袋木耳种植基地及其产业加工项目园区。聚焦生态农业、工业产业发展,以产定搬,古镇新区5000户陕南移民搬迁聚集了大量人口,迅速扩大了名镇规模。

  为了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镇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园、通镇二级公路、生态停车场及红豆杉博览园。实施名镇老街复修、新区5000户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等重点项目,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方式得到极大优化,已经初步形成“经济上有产业聚集效应、环境上宜居宜业宜游、形态上可创业可旅游可休闲可生活”的秦岭深山氧吧小镇。

  云盖寺镇佛教、道教、伊斯兰宗教文化昌盛,书画、纸扎技艺传承历史久远,汉剧二黄、花鼓、渔鼓等楚韵文艺繁荣至今,云镇糍粑、饸饹、香酥等乡土美食广泛流传。为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步伐,云盖寺镇积极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新编排了《金匾云盖寺》等汉剧,增添了名镇人文底蕴和楚韵色彩。该镇还确立了产镇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积极向“互联网+”业态转变,特色饮食商业协会挂靠旅游线路,发展农村淘宝带动农产品走向了全国。

  特色小镇的创建,很好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云盖寺镇2017年人均纯收入10022元,比2012年的5362元增长了86.9%,增速远超商洛市平均水平。该镇先后荣获陕西省旅游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和国家特色小镇等称号。

  聚力:脱贫攻坚战正酣

  “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每袋出菇6至8斤,镇上签订了保底收购价降低我们农户的产业风险,今年收入3万元基本没有问题。”云盖寺镇岩湾村十组的余光发说。在“三变”改革中,云盖寺镇岩湾村成立了种植养殖公司,建好食用菌大棚交由贫困户管理。因病致贫的余光发今年种植了两万袋香菇,看着家门口的香菇产业,他对摆脱贫困充满希望。这只是云盖寺镇众多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盖寺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扶智扶志工作,有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4年以来,累计减贫2339人。2017年底,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15.7%。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基层党建。为筑牢精准扶贫的坚强堡垒,云盖寺镇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心打造为民、务实、清廉基层党建队伍,聚力脱贫攻坚。云盖寺镇创新探索出“支部引领、支委领办、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模式。就拿岩湾村来说,村上5名支委各领办一个产业,将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促使了本村红豆杉食用菌等脱贫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将该村226户贫困户牢牢地绑在了产业链上,预计今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镇上坚持以“三带四联”为载体,通过企业带、大户带、“三社带”和联股、联产、联业、联营的形式,依托金融扶贫政策,将农户耕地、林地、房屋等资源入股至合作社,合作社与村级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入股协议,村级资产管理公司将入股资源抵押银行贷款,所贷资金投放到实体公司分红,实现了贫困户入股、村集体经济“两个全覆盖”,仅此一项,全镇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5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户均分红4000元左右。

  在产业培育方面,云盖寺镇坚持长短结合,抢抓“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机遇,围绕“三园四带”产业布局,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基本建成红豆杉产业博览园、西华高山木耳、黑窑沟食用菌3个产业园区,培育了万亩红豆杉、千亩生态魔芋、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镇杨路旅游三产四条产业带,发展壮大了红豆杉、食用菌、魔芋、生态养殖、中药材、旅游三产等特色产业,确保每个有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至2项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产业,牢牢将贫困户嵌在了产业链上。

  针对部分群众“以贫为荣、争贫要贫”的现象,云盖寺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行“一约四会红十条”村民自治管理办法,有效杜绝了“红白喜事讲排场、送礼随份搞攀比”的现象。在全镇7个村(社区)设立“爱心超市”,发放“爱心积分卡”,极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评选表彰脱贫标兵、产业大户、好媳妇、好公婆等活动,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树立了“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鲜明导向。

  目前,对照脱贫退出“577”标准,云盖寺镇今年已经实施了1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解决了420户1238人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村卫生室1所、改建2所,增添设施4所。镇上实现干部包户全覆盖,省市县共13个单位250名干部以及镇村192名干部包扶贫困户1033户,因户因人施策,落实产业帮扶1765人,就业帮扶893人,选聘了208名脱贫攻坚“中心户长”,充实力量,宣传政策,服务群众。

  创新:产城融合建家园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云盖寺镇千户移民搬迁工作,并对花园移民安置点配套产业园建设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云盖寺镇查看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及配套产业发展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2年4月,云盖寺镇按照陕南移民搬迁“以产定搬、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的工作思路,依照陕南移民搬迁的“六个结合”要求,在花园启动了千户移民搬迁点建设工程,致力打造移民搬迁样板工程。2013年5月,投资1.8亿元的小区北侧中小企业孵化园启动实施,建成工业厂房8栋,企业投产后,年产值1.3亿元,实现就业600人,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云盖寺镇把“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作为刚性目标,积极推行了“五化”建设:农民市民化,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生存结构,建设工业孵化园,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为搬迁户办理居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农村城镇化,采用“旅游带动、项目支撑”的方式建设镇云新区,拉大集镇框架,使农村变城镇、变社区,逐步提高城镇化率;产业化,为使搬迁农民安居乐业,在小区对面集中修建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并鼓励搬迁农民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发展现代无公害种植业;社会服务均等化,对搬迁点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等建设,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社区管理科学化,落实专人负责社区日常工作,成立了花园小区便民服务中心,聘请了物业管理公司,成立物业服务中心,落实8名专职保洁员,成立了警务室和10人治安联防巡逻队。

  通过易地搬迁,如今居住在花园小区11栋4楼的周秀丽和不少留守妇女一样,都成了云盖寺镇扶贫工厂产业工人。“以前整天就做些家务,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月能挣2000多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周秀丽说,她所在的工厂有十几个务工的贫困户家庭妇女。

  工业园区的镇安明科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能为航天、航空等微电子封装行业提供高性能封装材料和定型产品。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来公司务工的月均工资在2200-2500元,重要岗位还能达到3500元,目前稳定带动97名贫困户就业增收。

  展望:古镇奋进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此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云盖寺镇党委书记蒋维杰介绍,今年镇安县被列为全省23个脱贫摘帽县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全镇将紧盯目标,创新发展,强化措施,再加压力,确保如期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目标,不负各级领导嘱托,积极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道路。

  只有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里,这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下一步,云盖寺镇已瞄准打造秦岭深山氧吧小镇、秦楚商道经济重镇、秦巴文化旅游名镇总体目标,按照4A级景区建设标准,持续实施云镇水库、香炉山遗址公园、红豆杉种植基地、云盖寺镇宗族祠堂、观光轨道小火车、红豆杉生物科技、刘家大院文保修复等项目,努力将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升级成集休闲度假、养生娱乐、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秦岭深山氧吧小镇,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

  • 相关阅读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记者 李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署,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干部深化农村改革的能力和水平,8月28日,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在商南县开班。   本次...

    时间:08-29
  • 商洛市百万妇女儿童受益“两个规划”

    《商洛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商洛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七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相继推出了多项举措,率先在全省整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率先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计划”,并成为全省首批落实妇女人均一元钱政策县区全覆盖的地市,连续4年,每年向全社会承诺为妇女儿童办十件实事,使得数百万妇女儿童直接受益,基本实现了妇女儿童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时间:08-29
  • 印象鹤城四十年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用新闻摄影展现商洛40年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示商洛人民新时代新风貌,由本报主办,市老摄影家协会和市老青协协办,开设《图说四十年——纪念改革开放商洛新闻摄影特别报道》栏目,采取新旧图片对比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欢迎新闻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广大读者不吝赐稿。...

    时间:08-28
  • 城市节能环保有智慧

      ——我市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报道之三  记 者 王 倩  一场秋雨过后,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如黛如翠;仰首看天,明净澄澈;俯身看水,碧波荡漾;这时登高而望,浮现在眼前的鹤城,...

    时间:08-28
  • 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受表彰

      本报讯(记者 胡蝶)8月24日,我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和商州区汽车运输公司召开表彰大会,对出租车司机孙玉涛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倡导大家向孙玉涛同志学习,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据悉,8月17日,出租...

    时间:08-28
  • 甘当贫困群众及时雨

      本报讯(肖云 余雷)“小郑,恭喜你!愿你进入大学后,努力用功,把书好好念下去!”8月20日,山阳县西照川镇乔家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超,用私家车从镇上接回拿到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的郑阳,同时个人出资捐...

    时间:08-28
  • 商洛成为南京市民旅游首选目的地

      本报讯(张伟)入秋以来,南京市各大媒体平台集中宣传商洛旅游美景、景区对南京市民免票政策、开通专线、开设门店等一系列商洛旅游信息,吸引了更多的南京游客来商旅游,我市旅游市场迅速升温。  为进一步做好南...

    时间:08-28
  • 真情实意为百姓

    记者 王倩 谢非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前,38岁的许丹阳,得知自己被推选为村支书时,既惊诧又茫然,心中还掺杂了一丝畏怯和躲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下定决心,勇敢地担负起共产党员的责任,脚踏实地为群众做好...

    时间:08-28
  • 拖欠劳动报酬获刑罚

    六十一位民工喜领血汗钱 ...

    时间:08-28
  • 全市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本报讯(记者 张力宏)近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商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的农村人居...

    时间:08-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