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段光耀 刘姣辰)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措施》(商发〔2025〕1号)文件,《具体措施》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共8个部分33条,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做到“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具体措施》指出,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改革驱动”8个方面谋篇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逐项制定具体举措,确保上级要求落到实处。
《具体措施》强调,围绕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个底线”进行部署,提出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耕地保有量等底线任务,强调要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确保粮食安全。强调加快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体系,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具体措施》强调,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提升”统筹安排,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的思路,提出实施“一县亿业”强县工程,打造9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提出今年新建秦岭山水乡村313个,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34个。强调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强调,围绕加强要素保障进行专题部署,提出完善“财政+金融”模式,发挥债券、信贷、保险职能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领域。提出实施乡村人才支持计划、推进乡村CEO专题培训等措施,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推行“实际工作+实际居住”落户的户口迁移政策,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权益。
《具体措施》强调,制定出台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支持发展乡村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等文件。对农民增收专门安排,强调发展特色经济、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康养经济、劳务经济,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具体措施》强调,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进行部署,坚守好改革红线,要求强化土地流转风险监控,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强调推进各领域改革,强调持续深化集体林权、供销合作社、农业水价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农村发展松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