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孙养利)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药品生产关键环节与风险点,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通过“强责任、查风险、优服务、提能力”四措并举,全面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压实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一企一策”监管举措,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将行政约谈和警示教育融入日常监管之中,对存在较大风险的企业采取约谈、暂停生产经营等风险控制措施,督促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整改落实,与企业签订《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邀请专家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教学,为企业纾困解难等,指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年检查企业15家次,开展集中行政约谈1次,签订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5份。
突出监管重点,防范化解风险。出台《商洛市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的十条措施》,开展“靶向式”日常检查,聚焦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用氧等重点品种,围绕原料来源合规性、生产工艺稳定性、检验记录真实性等关键环节,开展“突击检查”,确保生产过程持续合规。针对中药饮片掺假掺杂、原辅料使用不规范、数据造假等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建立风险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及时化解风险。全年开展线索核查3家次、风险会商3次、分析研判风险11个,已监督企业整改落实到位。
强化帮扶指导,助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百人帮百企”和“五互五联”活动,建立帮扶台账,实行五联动帮扶措施,针对企业在工艺改进、车间改造、新药研发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与技术帮扶。支持企业创新升级,鼓励本地中药生产企业依托商洛中药材资源优势,开展中药炮制工艺优化、特色品种研发、产地趁鲜加工等,协助企业对接省级药监部门,畅通新产品注册、备案等渠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开展入企帮扶8次,为企业纾困解难12个。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效能。以推进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监管人员参加国家高研院、省级GMP检查员、药品检验检测、跟班学习、现场教学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监管人员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市药检所检验室C级能力达标,开展化妆品检验检测和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试点等,为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组织药品检查员参加各类培训5次,人均参与线上线下培训90学时以上。
据了解,我市将持续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举措,加大风险排查力度,不断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置”全链条监管机制,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