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好管好城市,商南县先后制定了《商南县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商南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商南县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商南县单位卫生管理办法》等城市管理制度和规定,全面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使城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建筑施工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市面貌全面改观。集镇管理方面,多数镇配备了环卫工,设置了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集镇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建制镇围绕明星小城镇创建等活动,也适时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管理,塑造对外旅游形象。
以城市美感提升人民幸福感,以城市文明增强发展软实力。通过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执法和数字城管,一座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更显文明幸福的“秦岭封面、生态之城”正在商南人民的手中徐徐绘就。
建机制 破难题 强保障
综合施策推动提质增效
商南县积极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努力破解融资难、征地难、搬迁难、安置难和违法建设、环境保障等方面的难题,推进城市建设顺利实施。
商南县委、县政府把城镇建设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环境保障,大力推进建设。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城镇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县级领导任处长的塘坝新区、鹦鹉沟片区、气象站片区、世纪大道片区等11个工程建设管理处,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办法,强力推进城镇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交账会,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工作任务,额定完成时限,兑现奖惩办法,确保城镇各项工程顺利进展。还实行包抓县级领导负责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资金报账制,做到规划立项、计划下达、招标监理、资金管理、验收审计“五统一”,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城镇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城镇重点工程建设,优先报批供应土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和谐拆迁工作,营造人人参与、各方支持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商南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在全市率先实施全民招商和全民创业战略。通过创新招商方式、破解土地制约、保障建设环境,2009年以来,商南县累计引资81.6亿元,先后引进国电集团、陕西有色集团、延长集团等多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商南,引进了柏伦实业、神州实业、中润服装等一大批项目进驻商南工业园区,有力带动了水电开发、矿产冶炼和清洁能源产业的上档升级和县域经济循环发展。借势开展了“百人百万创百业”活动,建成了中小企业孵化园,撬动民间资本投资30多亿元。特别是引进的诸如河南宇隆集团大理石加工、陕西秦枫集团钒矿采选、新疆有色集团新鑫钒矿开采、柏伦公司包装产业园、陕西宏润集团茶叶基地加工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促进了县域实体经济的壮大发展。
如今这些招来的项目,已转化成为商南的工业总值;城市建设融来的资金,已转化为城市面貌的改观、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和城市总体品位的提升。据估算,仅商南县因城市框架拉大而筹备的2400多亩土地价值就已经超过了24亿元。
为了破解城市建设征地拆迁难题,商南县组团先后赴西安、栾川、淅川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城市建设搬迁安置和打击处理违法房地产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酝酿讨论,出台了《县城建设搬迁安置暂行规定》和《城镇违法房地产处理暂行办法》,推行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安置方式,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征地拆迁是一个让所有城市建设者头痛的问题,可是商南县2010年至今,已经成功拆迁安置1500多户群众,并为城市发展征用土地6000多亩,没有发生一起大规模的上访及群体性事件。能把工作做到这个程度,是因为他们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解决好人为干扰建设的各种问题,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