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建立“政银企”季例会制度,加强生产企业运行保障,推行企业互保联保和融资租赁,支持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和票据,力促骨干企业扩大产能、开拓市场,主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大力发展市场调研、技术研发、品牌设计等工业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分销、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市场服务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端饮用水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商丹园区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洛河市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3个县域工业集中区扩容提质。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新建市级以上特色农业园区10个。强化“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粮食总产稳定在55万吨左右,新发展蔬菜2万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社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食品安全考核评价制度。新修改造基本农田5万亩,恢复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策划实施一批水源水库项目,解决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进度,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全面实施《大秦岭生态旅游核心区规划》,突出抓好蟒岭郊野公园、江山风景区、营盘旅游产业园、洛河源旅游度假区建设,继续抓好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等3个5A级景区创建,全力推进丹江漂流、老君山、塔云山、月亮洞及棣花文化景区等5个4A级景区创建。精心筹办2015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高标准举办2015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300万人次。打造我市文化旅游精品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带和新的经济增长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支持民俗体验、观光农业、农家乐、自驾游等特色休闲产业加快发展。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推动市内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协同创新,全力推进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认真落实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暂行办法,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业激情。稳步推动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推进农行、邮储等金融机构业务向镇村延伸,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以上。扩大政策性保险业务,完成保费收入11亿元。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城投、交投、商丹园区建设开发、中小企业担保等市属国有企业发展,组建商洛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实施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和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约束,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稳步推进“营改增”,促进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有效衔接。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市、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任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行保留审批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探索南秦新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开发模式,建立洛河市级工业园区市县共建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土地和财税分享机制。
稳步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加强监管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和药品放心市,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黄赌毒、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