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春“困”德系车

春“困”德系车

2013-04-12 10:20:44

  央视披露,一些车主反映,开车半个小时后就会感觉头晕,恶心。还有车主在开车两年后发觉经常出现咳嗽,身体明显乏力等不适症状。一位奔驰车主反映,自己不抽烟不喝酒,却在体检后发现双肺出现肺纹理增多的现象,相当于一个抽烟的人,抽了差不多十年。

  节目播出前,这块小小的阻尼是什么、用在什么地方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但一则报道让它成了舆论热点。3月20日,本报记者曾联系多位业内零部件方面的专家,他们介绍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由于沥青阻尼片具有良好的防震、降噪性,因此作为一个行业内的公开事实而非秘密所在,我国除个别高档轿车及大客车之外,多数轿车使用的都是以沥青为主的阻尼材料,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车用阻尼片大多用石油沥青制成,并无毒性。宋健表示:“阻尼片材料属于一种传统工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到有人把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归罪于沥青阻尼片。”然而,央视的节目还是激发了舆论哗然,不少车主与网友纷纷表示要去找这些企业“要说法”。

  3月19日下午,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首先做出回应,发表声明称将“向总部及相关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核实情况。”随后,北京奔驰与一汽-大众奥迪也分别对此做出了回应,称对此事件“展开调查”。

  甚至,国内的一些阻尼片生产企业也受到波及。3月23日,东北某国内大型阻尼材料制作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最近网上“要说法”的人太多,有些人甚至跑到了他们的官方网站去进行言辞激烈的攻击,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将网站暂时关闭:“你就别问了,汽车企业都在用沥青阻尼减震、降噪。这两天打电话来的人太多,很多人一上来就问你们的阻尼片是不是有毒。搞的我们都不敢接电话了。其实,沥青阻尼片很多企业都在用,并无毒性。”

  几天后,三家德国车企通过不同渠道对阻尼片的调查给出了结果:奔驰称,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的奔驰车均采用同一供应商提供的统一标准的阻尼部件。该阻尼部件使用的是“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该部件完全符合全球汽车申报物质清单标准(GADSL)。宝马和奥迪也发表声明称,自己使用的“改性石油沥青阻尼片”是安全的。

  尽管如此,人们对这些企业的怀疑依然没有消除。

  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铃还需系铃人。最终,对沥青阻尼片消除恐慌得益于媒体的推动。

  3月25日,知名媒体人梁朝辉在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宝马、奥迪等多个品牌车型中阻尼材料散发的甲醛与环烃含量后发表微博称,沥青阻尼片的污染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此举在微博上引发了大范围的转载与讨论。

  3月26日,在外界猜测一周之后,网易汽车发布了《真的很可怕?汽车沥青阻尼片污染初调查》的调查报告,对阻尼片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沥青阻尼片发出的毒气与味道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阻尼片事件画上了句号。

  3月2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车用沥青阻尼可以致癌就是冤假错案,沥青阻尼片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被当做减震降噪的零部件用在了车里,目前用在汽车零部件中的沥青阻尼材料都是石油沥青,毒性已经被控制在了规定范围之内,可以说相当弱,对人体基本不造成危害,这个东西在其他国家也没有遭到禁用。汽车内饰中最影响空气质量的是皮革等其他大面积包饰物,现在把沥青阻尼拿出来,这不就等于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嘛。”

  • 相关阅读
  • 中国车进军欧洲遭遇诉讼陷阱

      一场看似普通的官司发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引发了无数猜想。  2月19日,距离观致首款量产车GQ3在日内瓦车展的首次亮相仅剩半个月,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GQ3名字中的“Q”字已被奥迪注册为旗下...

    时间:04-12
  • 二月进口车狂降50% 消化库存惹的祸?

      3月末出炉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汽车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46.2%。其中,进口乘用车更下降超过50%。同时,今年1-2月,我国汽车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也超过20%。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汽车进口量的...

    时间:04-12
  • 机动车太脏!283名驾驶员受到处罚

      记者昨日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获悉,本市采取强化源头管理、广泛宣传发动等措施治理脏污机动车,并从3月初开始实施多部门上路拦检脏污车辆,全市机动车辆的车容车貌有所改观。截至目前,多部门联合拦检脏污...

    时间:04-12
  • 4S建议VS说明书该听谁?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和4S保养指导精神互相违背,比如一汽-大众的迈腾/上海大众的帕萨特,随车说明书是1万公里,但是4S通常会建议5000公里保养一次。这样的时候,作为消费者我们往往会纠结的...

    时间:04-12
  • 公安部称允许公民直接考驾照 但学车需有教练

    近日,公安部信访办公室就网友提出的有关“内地居民到澳门赌博是否违法”、“公民考驾照是否可不报驾校直接考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时间:04-12
  • 豪车蒙羞 豪车“异味门”背后的缺失

      豪车不等于好车。近日,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车被曝常年有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面对豪车此次“质量门”,甚至有人用“开两年豪车相当于吸烟10年”来形容其...

    时间:04-11
  • 各地频出新政促新能源汽车“上路”

      “国家最高补贴6万元,北京市再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还是挺大的。”不过,摇了近两年仍没中签的刘女士坦言最大的期待在于“不用摇号就能上牌。”  开设新能源车“绿色通道”  ...

    时间:04-11
  • 公安部:闯红灯就是违法 不应有任何借口

      整治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家建议严格执法、宣传教育、工程设计三者并重  近期,一些地方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对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罚。怎么评价此类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秩序、构建交...

    时间:04-11
  • 根治“中国式过马路” 罚款只治标不治本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然而如何管理却成为各大城市头疼的问题。近期,一些地方开展整治行动,对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罚,其...

    时间:04-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