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拉菲期酒还在橡木桶中时,300多家期酒中间商便会在全世界为拉菲寻找有实力的买家,也就进入了层层加价的环节。在中国,由于拉菲热潮,加价的比例也就高得惊人。通常而言,一瓶拉菲从国外市场到中国消费者手中,最少要上涨200%至300%。
狂潮国内各类炒家纷纷进场
对于拉菲的定价,国内市场也颇为混乱。2007年份的大拉菲赵贤勇现在卖1.8万元左右,但在一些高档商场烟酒柜台就要卖到2万元出头,一些会所的价格更是惊人,直接奔着3万元去。“2007年的小拉菲现在一般市场价在7000元左右,但进了酒店,价格至少翻一倍。”
从生意的角度,拉菲最挣钱的环节还是在海外。“拉菲酒其实和中国当代油画一样,虽然中国人花最高的价钱狂买拉菲,但价格不是由中国人说了算。从卖酒的角度,最多是外国人吃肉,我们喝汤。”红酒经销商赵贤勇告诉记者。
在全球各类经销商中,对拉菲狂潮贡献最大的可能是香港红酒商,他们对拉菲的哄抬直接导致了拉菲在中国连年暴涨。有人说拉菲暴涨和温州资本涌入有关。但在红酒商赵贤勇看来,温州资本只是礁石上拍起的一个浪花。这几年温州资本炒过房、矿、蒜,基本上能上手的都碰过。“比起炒作引发的涨价,浙江人喝掉的拉菲贡献更大。”赵说完哈哈大笑。赵说得有一定道理。由于供应量有限,拉菲被喝掉越多,剩下的同一年份的就会相应升值。
崩盘港商率先抛售拉菲逃顶
牛市终有散场,2010年成为拉菲价格的顶点,从2011年中期开始,拉菲价格骤然降温。拉菲酒价格开始盘整,突破乏力。只过了几个月,市场便出现大量抛售的拉菲红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港商将大量囤货不计成本投向市场,市场价格进入冰点。
前不久,拉菲古堡公布了2011年份期酒价格,420欧元/支,与2010年开出的600欧元/支相比,下降了30%。拉菲集团米歇尔强调,不是市场迫使大小拉菲降价,而是拉菲集团主动降价。
另一种说法是,海外红酒经销商对拉菲泡沫感到“愤怒”,他们不愿意在高位接盘。70万至80万一箱的1982年拉菲,连中国人都觉得贵。
在中国市场这价格下挫更为明显。上海红酒行情系统显示,2008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1.55万元高位跌至7230元,跌幅过50%。当然,其他名庄的酒价也在下挫。当年因为拉菲的崛起,波尔多名庄各个鸡犬升天,现在,这些名酒也因为拉菲的下挫出现相同的走势。
在所有产品中,小拉菲是调整最为明显的品种。客观而言,小拉菲在中国所享受的地位已经完全超过了它的品质,它的崛起和破灭最能反映这场拉菲狂潮。
从品质上来说,小拉菲和一级酒庄的正牌毫无可比性。“2005年那个时候,如果有熟人途径,小拉菲只要400至500块钱。”赵说,买不起拉菲,选择玛歌或者木桐还可以理解,但转而喝小拉菲说明你根本不懂。
由于大拉菲的供不应求,小拉菲价格这几年暴涨,甚至超过了一些一级酒庄的正牌。即便现在,小拉菲的价格仍然维持在5000至7000元,但比起之前破万的水平,已经跌价不少。“有些投资小拉菲的散户被套得很深。”无论是从红酒交易所买入还是购买中国酒庄中的藏酒,只要是2011年入市的鲜有不亏损。(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