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机遇和利好也十分难得。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歼灭战,对我市来讲,既是重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承受由此带来的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约束压力、减税增支压力和社会稳定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关键是在“转”字上做文章。我市发展起步晚、经济总量小,正处于“船小好调头”的最佳时期,发展短板也是后发优势。只要我们不断挖掘潜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就完全有能力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
我们将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新难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首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涉险攻坚的勇气和智慧,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聚创新之力,得协调之和,享绿色之美,释开放之利,成共享之功,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推进“去产能”和“三个专项行动”。制定“去产能”实施方案,重点推进矿产行业减量提质增效,促其延伸链条和循环利用,寻找新的产销平衡点。积极争取中省专项奖补资金,坚决淘汰“僵尸企业”,对连续亏损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分类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和制造业升级“三个专项行动”。分类施策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扩大销售,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从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成本和税费、五险一金、电力价格等方面发力,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围绕市场化目标健全要素配置体系。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办法,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加快市级产业技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创新投入方式,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完善财政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产业。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商发展,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建立打击非法集资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依法收回违规用地,盘活存量,提高效率,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项目用地。加快形成供水、供气、环保等方面的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聚焦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公布市区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试点。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城市管理等监督执法重心下移,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解决市场秩序、安全生产、市容市貌、社会诚信等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继续改进公共服务,加快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镇办村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优化办事流程,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保公平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