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基,国家富强之本,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商洛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做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各项工作,并在地方病防治、出生缺陷预防及新农合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预防”为主 让群众未病先防病

妇幼项目培训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积极构建健康大堤,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健康。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6%以上,服务项目覆盖所有常住人口和生命全周期,项目种类由9类增加到12类45项,人均补助标提高到45元,婴儿死亡率由3.57‰下降至2.2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群众健康素养大幅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末,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达99.78%,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下降385人和4.5%,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实现规范化管理,地方病危害基本消除。
改善“看病”条件 让群众诊疗更满意

商洛市中心医院贝克曼生化流水线
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紧紧围绕让群众方便看病和看得好病目标,多方筹资10多亿元用于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三万工程”,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600余名,先后选派1042名基层临床医生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认真落实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下放审批权限,累计审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21家,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到3007个,床位数由每千人2.54张提高到4.57张,卫生计生从业人员达到17435人。

基层岗位技能竞赛

商州区卫生院中医馆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6个县中医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院”,85%乡镇卫生院都开设了中医科、针炙理疗室与中药房,75%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90%以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连续5年保持在95%左右,无偿献血率、成分输血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三调解一保险”工作成效明显,首次评选表彰商洛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和最美乡村医生34名,目前,全市50个镇卫生院达到甲级标准,省级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在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