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商洛市第四次党代会专题报道  »  辉煌五年

共建共享健康商洛

共建共享健康商洛

2016-12-09 16:15:32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郝玉锋 甘俊斌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基,国家富强之本,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着力在防病、看病、吃药、报销、生育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全市医改惠民力度不断加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更加凸显,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健全,医疗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综合防控的“大卫生”格局巩固完善,群众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与全省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坚持预防为主,让群众未病先防病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积极构建健康大堤,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健康。目前,全市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6%以上,服务项目覆盖所有常住人口和生命全周期,项目种类由9类增加到12类45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婴儿死亡率由3.57‰下降至2.2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群众健康素养大幅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始终把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顺应城镇化发展新常态新要求,高规格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中心城市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并通过复审验收,省级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国家卫生县城增加到2个,省、市级卫生镇达到124个,完成农村改厕12.6万户,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环境,为亮丽秦岭最美是商洛城市品牌注入新的内涵。

  商洛地处秦蟒山区,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高发,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防控对策,强化卫生应急处置,彻底扭转了落后局面。“十二五”末,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达99.78%,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下降385人和4.5%,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实现规范化管理,地方病危害基本消除。

  改善看病条件,让群众诊疗更满意

  我市注重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紧紧围绕让群众方便看病和看得好病目标,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资源下沉,以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满意。

  我市着力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多方筹资10多亿元用于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市精神病院建设、市妇保院迁建等中心城市医院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市中心医院住院楼和商南、山阳县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并相继投用,全市医疗单位普遍改造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机构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三万工程”,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600多名,先后选派1042名基层临床医生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认真落实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下放审批权限,累计审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21家,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到3007个,床位数由每千人2.54张提高到4.57张,卫生计生从业人员17435人。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6个县中医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院”,85%乡镇卫生院都开设了中医科、针炙理疗室与中药房,75%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90%以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连续5年保持在95%左右,无偿献血率、成分输血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三调解一保险”工作成效明显,首次评选表彰商洛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和最美乡村医生34名,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医德医风持续好转,群众就医感受不断改善。

  • 相关阅读
  • 现代农业,正从园区走来

      本报记者 柯岩 通讯员 邵鹏  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经营管理机制新,是我市众多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特征。随着各个农业园区展示示范、导向服务、辐射带动的社会功能,生产加工、孵化试...

    时间:12-09
  • 依法治市谱新篇

      本报记者 张瑞  “六五”普法期间,全市各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围绕人民群众对法律需求的新期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时间:12-09
  • 体育腾飞正当时

      体育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体育投入不断加大,体育场馆逐渐改善,全民健身如火如荼,竞技成绩全面提升。随着2016环秦岭赛与全国...

    时间:12-09
  • 美丽乡村建设的商南实践

      [记者手记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

    时间:12-0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报记者 余婷  高考文史、理工二本以上上线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国家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创建工作通过省上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一项项优异的成绩,充分印证了市第三次...

    时间:12-09
  • 生态林业铸品牌

      本报记者 刘婷 通讯员 陈亮  近年来,我市林业部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林业改革,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现有林业用地2404万亩,占国土面积...

    时间:12-09
  • 党建提升共奋进

      回顾过去五年间,我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党建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2012年,我市开展的“三联三问和三个基层”活动荣获陕西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2014年,山阳县“为民...

    时间:12-09
  • 天蓝水绿新生态 经济环保两相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环保工作紧紧围绕“国省约束性指标、环境质量、重点环保工作”三大目标,着力实施“治污碧水、降霾护蓝、农村清洁、生态修复”四大工程,不断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创...

    时间:12-09
  • 建设花园式发电厂

      本报记者 赵有良 刘婷  塔吊高耸蓝天挥动,水泥桩柱空中伸展,脚手架如钢管森林,焊机点燃绚丽焊花,挖掘推土机声轰鸣,重型卡车来往穿梭,上百辆工程机械紧张作业,千余名工人井然有序忙碌在各自岗位,在初冬...

    时间:12-09
  • 指尖“微阵地”党建“大舞台”

      “微信公众号”成为展示商洛党建的主阵地  打开微信二维码,只要扫描关注“商洛党建”公众号,就能及时了解全市党建工作了。为适应新媒体应用的需要,市委组织部积极把握“互联网+&r...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