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超规定每支球队至少保持6名本土球员
土耳其是个可供参考的例子,他们实行类似的政策有几年了(强度上还不如“戴克草案”)。土超规定,每支球队在场上至少要保持6名本土球员。土耳其国脚和边缘国脚的身价因此洛阳纸贵,而那些财力雄厚的豪门俱乐部垄断了国脚资源。本赛季截至目前,土超的本土球员进球比例高达53.7%,但土耳其国家队的成绩却每况愈下。
最近一期的FIFA排名中,土耳其已经滑落到第56名,还不如佛得角(第38名)、北爱尔兰(第43名)、几内亚(第44名)和加蓬(第54名)。仅仅10年前,他们还排在世界第5;而现在,输给爱尔兰、踢平拉脱维亚后,他们连进入2016年欧锦赛决赛圈都是问题。他们国内联赛的规定显然成事不足。土耳其足协似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下赛季相关政策将有所松绑。
并非歧视土超,但英超的经济水平和得到的支持力度显然更大,完全应该给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平台,但他们现在却偏要邯郸学步,结果很可能是前车已覆而后车蹈之。
再深究一步,众所周知,欧盟设立的初衷就是为国家间人、财、物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欧盟球员流入英超并不会因此受太大影响。“戴克草案”既不敢跟欧盟公然唱反调,那么,首当其冲的只能是非欧盟球员。他们获得劳工证的条件将更为严苛。那些被认为可以显著提升联赛质量的顶级球星依然可以申请劳工证,而英超也依然需要把他们展示给全球观众,以保证自己日后能再做成转播合同售价数十亿英镑的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