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湘鄂球迷爆发冲突,江苏球迷围攻上海球迷大巴,2010年的中国足坛注定不会平静。在年初的扫赌风暴风波清肃球场黑幕以来,日渐好转的赛场风气却因为球迷中浮躁的气息的而出现不和谐音符。少数球迷在球场内外通过种种借口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但他们还能称之为球迷吗?有着世界上数目最为庞大的球迷群体,但少数害群之马的所作所为,已经成为继扫赌风暴之后,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毒瘤。在中国足球水平滑落谷底的同时,昔日为人津津乐道的中国球迷却因为个别人的所作所为,同样也朝着另一个极端靠近——足球流氓。
从最初的朝着场内投掷杂物,满场的谩骂声,发展到两地球迷情绪对立大打出手。中国球迷也如同中国足球一样迷失着方向,将俱乐部或地域之间的对立成见发展到场下拳脚见真章。工体漫天飞舞的国骂,申花球迷烧毁鲁能球衣,青岛河南球迷的“内衣门”事件,几个赛季以来各地球迷之表现远比中超赛场种种更加令人触目惊心。进入2010赛季之后,先有成都赛区球迷与广州球迷发生激烈肢体冲突,继而本轮中超江苏赛区与中甲湖南赛区更是同时爆发场外冲突。低水平联赛熏陶下的足球流氓威力比之欧罗巴的始祖们已是初具雏形,将目光一次次投入中国足坛场内之时,场外的世界因为他们的出现同样精彩纷呈不遑多让。
众口一词的指责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不好,但同样在球迷中已经出现了浮躁的气息。以人多欺凌人寡,以主场围攻异地,数万人同声粗口,以往所谓中国足球水平不行,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球迷的话语早已被现实无情的撕得粉碎。以偏概全,以点覆面当然不足取。但现实却是球迷争端年年有,各赛区均不能幸免。在中国足球处于低潮之时,球迷的水平也呈下降趋势。被亚足联处罚在亚冠赛场也有发生,而再聚焦到中国足协对各赛区开出的罚单,更比比皆是。球迷冲突自有前因后果,孰对孰错各执一词。但从最初的口角相向,发展成为危害社会治安,进而对他人人身安全都形成巨大威胁,不能不说这是与中超扫赌地位等同的一件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水平低下的中国足球已经成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怒其不争可以有多种发泄途径。但一味的赛场内外对于异地助威球迷施以暴力,甚至发展到以球迷名义在高速路上硬行闯关,在球场外聚众斗殴客场球迷,已经是社会一大公害。珍惜生命,远离中国足球本是对现实中国足坛的一大绝好讽刺,但因为一些害群之马的所作所为,却不幸一语成谶。客场球迷助威团赶赴异地,对于经济是一种促进,更对于低谷中的中国足球是一种喜讯。只有更多的人坚守,中国足球才能变得更有希望。但人身安全已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还有谁敢以身涉险呢?
主队球迷施暴,当地媒体集体失声已经成为中超赛场一大潜规则。事关城市形象,无人敢言,无人敢于对这一丑恶现象进行真实的报道。而部分执法部门更是网开一面,对于球迷之间的冲突认为小事一桩,采取姑息的态度,更直接助长了其嚣张气焰。球迷之间的冲突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并非跨入世界级球迷象征,相反以其每赛季冲突加剧的势头,已经呈现出逐步朝世界级足球流氓水平看齐的趋势。有关职能部门的失职
当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渐渐销声匿迹之时,中国的足球流氓却在反其道行之。而所谓的恩怨所谓的发泄更使得真正喜欢足球的人心有余悸,进而不敢涉足球场。中国足球的低谷与丑恶,可以用时间去等待。但球迷群体之中的异样元素却不能姑息纵容。严打足球流氓,净化各赛区空气,是目下当务之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球迷的爱可以让中国足球重新振作,回归正常轨道;而球迷的恨也足以让中国足球彻底走向灭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看球不是空洞口号,保持健康的看球心态,杜绝浮躁的心态,中国足球的明天才会拥有希望。将一切丑恶与暴力消除在萌芽阶段,将足球流氓赶出赛场。这是中国足球所需要的,也是必须所具备的良好环境。(搜狐体育 风萧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