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薪酬奖励办法争议长期存在
“为什么中超裁判奖金在中超公司没有进入预算?这笔费用该不该给?”中国足协一位人士的反问颇耐人寻味。这位人士透露,其实从2011赛季万达确定以1000万每赛季金额赞助中超裁判起,围绕着“要不要给裁判支付高薪,该不该重奖中超裁判”的争论就在中国足协内部及足球界展开。
反对者认为,目前国内职业联赛裁判员的整体水平至少还未到达高水平线,一名中超裁判员单场执法薪酬由2000多元一下子跃升至1万元,其执法表现与薪酬是否相辅相成?此外,由于裁判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裁判执法场次偏多,有些偏少,巨大的收益落差必然会对裁判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而这样的奖励办法很可能加剧裁判员逐利心理。
支持者则认为,在中国足坛经历假赌与黑哨丑闻后,“高薪养廉”不失为一剂鼓励裁判在业务上奋勇争先的良方。只不过“一夜乍富”对中超裁判们来说不过是稍纵即逝,一位国内裁判界专家昨晚表示,“其实在当初设计中超裁判奖励办法时,有关方面似乎就欠缺考虑,奖金被拔到那么高后,这种奖励办法是不是具备可持续性?对于赞助停止是不是应该有准备?当初万达赞助的时候,并没有限制这笔钱必须奖励裁判员,那么钱如果用来培养我们的年轻裁判员是不是效果更好?”也有圈内人士评价说,中国足协在裁判管理上的变来变去与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频繁易人不无关系,奖励办法“朝令夕改”也就不足为奇。(记者 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