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差若天壤的收入,斯托尼没有任何抱怨。她说:“我记得过去踢球都要自己付钱。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还付你钱,这实在好极了。我知道我的队友也都这样想的。在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女足队员是因为经济原因来踢球的。我们踢球是因为我们想踢球,是因为我们热爱。”
美国两次启动女足职业联赛,都因为资金缺乏夭折。美国纵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女足市场,现在他们的女足联赛也是在勉强维持,幸亏国家队选手都从美国足协领薪,减轻了俱乐部的负担。
目前世界收入最高的女足球员——美国前锋摩根,一年约有300万美元,其中90%来自个人商业赞助。但她的国家队队友年薪大都只有20多万美元。而美国女足联赛非国家队选手的年薪只有7000至38000美元。她们很多都要在比赛之外打工谋生。
低收入,是全世界女足的正常状态。来这里踢球不可能像职业男足那样赚钱养老。那为什么全世界还有成百上千万的女孩在踢球,原因很简单:热爱!
和高度职业化的男足相比,世界女足运动实际还处于业余阶段。从事业余体育本应就是出于热爱,如果还能赚钱,当然值得为之欣然。如果能理解这个道理,就能理解英格兰球员斯托尼的心态。
欧美对于业余选手的教育有严格的规定。美国电影《金球(MONEYBALL)》里有一幕对此是很好的注释:一个有棒球天赋的高中生得到了职业俱乐部的邀请,同时也拿到了名牌大学的奖学金。他可以加盟俱乐部成为职业选手,拿到高工资,保证今后生活不会给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可以不用继续上学;如果他接受奖学金去上大学,那就是个业余选手,虽然在大学可以继续打球,但学业不能耽搁,这也能保证他将来能靠自己的能力谋生。
美国女足球员无论是过去的米娅·哈姆还是现在的劳埃德、摩根和索洛,都是大学毕业生。她们既要踢球,又要完成大学学业,其实生活很辛苦。孙雯对记者说,和她同时期踢球的一些美国女足球员现在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公司高管。像米娅·哈姆,现在是罗马俱乐部的高层官员。
说到这里,可以谈谈中国女足的与众不同了。中国女足选手既不是职业、也不是业余球员,而是专业球员。专业球员的身份在奥运会上被列为业余球员,但经常像职业球员一样训练,却又拿不到职业球员的薪水。